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屯寨鄉
- 毗鄰之地:梨坪鄉,橋頭鄉等
- 面積:256平方公里
- 海拔:1160米
- 地理景觀:洋湯天池
- 農作物:生漆,核桃,花椒等
行政簡介,經濟發展,地理景觀,
行政簡介
全鄉轄8個行政村(屯寨、芝麻、鷂子坪、李村、關坪、王家莊、白馬廟、天池),35個合作社,32個自然村,1529戶,6570人(內有藏族160人,居天池行政村堡子合作社)。全鄉耕地面積10558畝,其中水田431畝,水澆地3269畝,旱地6858畝,梯田7400畝,經濟林果6500畝,黨參84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0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420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265萬元,糧食總產168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24公斤,人均純收入626元。
經濟發展
屯寨鄉,因駐地屯寨村而得名,是文縣四大邊寨之一。水利條件較好,境內洋湯河發源於該鄉柳園梁,由44條小溪匯集而成,縱貫屯寨、橋頭鄉,從尖山鄉河口村流入白龍江,流程44.5公里,年均流量6.44立方米/秒。境內山高溝深,嶺巒河谷交錯,著名山嶺為羊虎山,海拔3077米,坐落在與屯寨、梨坪兩鄉交界處。大部分村寨坐落在洋湯河兩岸高半山,全鄉8個行政村均通公路。土地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出產玉米、小麥、洋芋和水稻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主要有生漆、核桃、花椒、辣子、麻子、葵花等。屯寨辣子以油多皮厚味醇而遠近聞名,為當地著名土特產,年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為農民增收100萬元左右。境內洋湯寨一帶山嶺盛產名貴藥材蟲草,當地村民有“攆蟲草”習俗。80年代,隴南地區農科所科研人員張三元等,曾在海拔3000多米的二道嶺開展人工培養蟲草科研試驗,取得全國領先水平,引起國內外科技界關注。
地理景觀
屯寨鄉境內天魏山下有一高山湖泊——洋湯天池,為文縣八景之一,躋身我國四大天池行列,狀如葫蘆,九曲十八灣,方圓20公里,湖面海拔1750米,水深75米,蓄水量3200立方米,產深水魚“裂腹厚唇魚”。初步考證,天池因地震山崩地塌、聚水成湖而為。四川大學教授劉琳校註:漢.常王《華陽國志》載“有天池澤”,後《漢志》、北魏《水經注》均有記載,原名“天魏湫”。據傳,唐進士廣昭節度使蹇雷寶避安祿山之亂隱居於天池,後建洋湯廟祀之,皇帝敕封為“大海平波敏澤龍王”。歷代皆有文人墨客遠足天池,賦詩讚詠,不乏千古絕章。宋著名詩人閆蒼舒詩:廣深無際燭鬚眉,過者魂驚不敢窺;為語世人須具眼,誰知此地有天池。清詩人肖籍《天池澄碧》:林外平湖萬壑浴,虛語空翠影重重。日臨清瀨常浮鯉,雲護深潭疑隱龍。水闊波瀾時蕩漾,山幽蘿薜自蒙茸。欲知廟貌锺靈遠,但看蒼茫兩樹松。天池堪稱鑲嵌在祖國大西北萬山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煙波浩淼,風光旖旎。池中野鴨戲水,游魚可數, 雖碧波萬頃不飄一片枯葉,泛舟池上,別具情趣。池畔峰巒圍繞,象嘴石、獅子峰、仙女岩、月溜山、飲馬池、捉魚溝各具神態。四周林木綠蔭蔽日,珍禽異獸怡然自得。池畔古剎雄居,林木掩映,仙風吹拂,幽靜神秘。有關天池傳說府首皆是,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