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行為

展示行為

展示行為( display) 即動物帶有特定目的並有固定動作模式的交際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展示行為
  • 外文名:display
概念及示例,功能,行為原理,

概念及示例

展示行為由遺傳決定,如求偶展示、威脅展示等。在每一種動物身上都很獨特,但在親緣關係接近的動物身上,功能相同,動作模式常大同小異。
如招潮蟹的求偶展示行為都含有揮舞大螯和身體的動作,不過菲律賓種的是大螯上下搖動伴隨身體起伏,南美種的是大螯向外向上急促動三次再放下來。動作常藉助身體特點像彩色的花樣、巨大的牙齒等顯示。如雄性大山雀恐嚇對手時採取伸頭仰頸的姿勢,以顯示頜下一條特別黑的羽帶。犬在對敵時啟齒露牙,貓是伸爪。

功能

許多行為功能還須進一步探討,已知的是動物的求偶展示有以下功能:(1)能將配偶吸引到身邊來,(2)某些鳥類、蟋蟀和青鮭,雄性的叫聲和動作能使雌性進入交配和排卵的準備狀態,哺乳動物散發出的氣味也有此種功能;(3)能防止種間雜交,親緣關係接近的物種雄性雖然外觀相似,但行為模式在細節上明顯不同,雌性容易辨別。此外,有些動物遇到侵犯時展示行為顯然有防禦功能。如在草地上築巢育雛的鳥類,發現獵食者接近,會做出受傷不能飛的樣子,在地上撲著翅膀奔跑,引誘獵食者離開它的幼雛。

行為原理

有生物學家認為,許多複雜的展示行為是一些簡單的行為通過整合性的儀式化過程演化而來:有的是動機衝突時表現出的意向或替代行為,以後演變為同種個體之間交際行為的一部分;還有一些似乎是從防禦反應和輕度緊張產生的生理反應演化而來,如人類的面紅耳赤,是因為輕度恐懼時,皮膚中的血流量開始減少,大量的血液流向為緊急情況提供能量的肌肉、心臟和肺臟,然後匯集到面頸部而造成。這種反應通過儀式化過程,在一定的社會情景中,就成為表達某種情緒的無聲語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