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海令

展海令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攻克台灣。康熙皇帝由鄭氏那裡了解到對日貿易的眾多好處,於是清政府於1685年正式廢除了《遷海令》 ,頒布了《展海令》 允許人民出海經商。這一開明的政策致使去長崎唐船驟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稱空前。同年,日本政府則頒布《貞享令》,規定每年去長崎貿易的總額:中國船貿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荷蘭船不得超過三千貫。貿易總額超過白銀六千貫後,即禁止此後該年入港的其他中國船舶進行貿易,勒令運回貨物。故來得較晚的中國商船常被禁止入港,不得不駛回中國,不過不少中國船就在日本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展海令
  • 頒布時間:1685年
  • 原因: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攻克台灣
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頒布“展海令”,沈家門由“海防要塞”逐漸向漁港轉化,傳入“小對、小捕作業”,漁民增多,捕撈業得以開發。至乾隆年間,大對船、大捕船興起,漁業大盛,漁港拓展。沈家門一派大港氣象,桅檣如林,萬商雲集,市肆駢列,海物錯雜,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當小黃魚汛、大黃魚汛、烏賊汛、鰳魚汛、帶魚汛、海蜇汛等汛期到來,沈家門更是旆旗招展,號角長鳴;入夜後還萬家燈火,繁華異常,有“小上海”之稱。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運的,是其還有得天獨厚的強大精神資源——被尊為“海天佛國”的普陀山,坐落於舟山本島的蓮花洋中。自唐代開創觀音道場,已愈千年之久,是國內外最大的觀音菩薩供奉地。當年鑑真和尚經此東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經典。明清時期,島上除少數商店,“有宅皆寺,遇人皆僧”,佛事鼎盛。至民國初年,還有僧眾2600餘人,依附於佛教的道士(念伴)750人。
——就在這樣的地理與人文環境中,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有強大的精神資源,“上承吳越古風,下創列島特色”,從而積澱形成了沈家門獨具特色的漁家風俗習尚,成為中國海洋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其核心是一個“仁”字。
以仁對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謝洋”,甚至還要“敬魚”。在海上遇到大鯊魚、鯨魚等等,漁民要向海禱告,向大魚撒米、丟三角旗,此謂“撒米施食,丟旗引路”,以免大魚興波鼓浪,掀翻漁船。
以仁對天,崇拜神靈。普陀山梵風習染舟山諸島,信佛便成了沈家門漁民的重要風俗,“一門都仗佛扶持”。同時還崇奉媽祖、祭拜龍王……
但,在“仁”的涵義中,最重要的還是對人。這也構成了沈家門漁民文化中最溫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難,眾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風難胞,一宿二餐”……
內陸人乃至包括行駛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見死屍都會覺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門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漁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屍,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魚群或豐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業,將浮屍撈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漁民稱這種行為是“撈元寶”。回港後將屍體擺放在岸邊,等待家屬認領。無人認領者,將屍燒化,骸骨存瓮,葬於“義山”。自明代起,由幾家米行牽頭,在沈家門創建了“存仁局”:饑荒施飯,流行瘟疫施醫藥,為收斂無名露屍及無錢置買墳地的死難者,開闢“義冢山”,分“本地義山”和專門埋葬閩籍海難者和閩籍無主死者的“福建義山”。歷經明、清兩代,直至民國後期,沈家門的“存仁局”樂善好施,扶困濟危,積德無數。
至今有些地方的青年漁民,在置辦新婚家具時,仍喜歡購買一張舊床,且特別鐘情在上面死過人的老床。能為人送過終的床是“福床”,人在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能死在床上就是福氣。最怕“死無葬身之地”。這就是風俗的力量。俗云:“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風俗衍進成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就會比想像的更為深遠。
能像漁民這樣仁厚地看待生死,就會勇,就會強,就會豪爽,就會快樂。千百年來,漁民把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演繹得精彩紛呈、浩瀚廣大。過去在各種各樣的祭祀、慶典和節日中,漁民們創造了斑斕多姿的文化形式。發展到今天演變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門民俗文化節”。其實是全球漁民的狂歡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漁民文藝表演隊,融入到舟山鑼鼓、漁歌號子、舞龍、舞魚等當地的民俗文藝節目中,群情歡娛,漁港沸騰。在中華民族的整個傳統道德體系里,也是以“仁”為先的。仁,然後有義、禮、智、信,有這樣淳厚的民俗風尚,最終必然會成就漁家最真實的快樂。
沈家門,是歷史之門,文化之門,大通之門——通海通陸通世界,天助神佑通過去、通未來。門裡門外,風光無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