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苗族自治縣誌(1978~2005)》是屏邊苗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屏邊苗族自治縣誌(1978~2005)
- 作者:屏邊苗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222-07201-5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 編纂人員:朱維琛、陸永奎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為屏邊縣第二部社會主義新方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秉筆直書,全面真實地反映屏邊縣自然和社會的歷史,重點記述改革開放以來屏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二、本志遵循詳今略古的原則,上限始於1978年,下限斷至2005年。為銜接前志內容,系統反映重要事物本末,對相關內容適當上溯。概述、大事記、黨政部分延至2008年,少數重大事件延至擱筆。
作品目錄
封面
屏邊苗族自治縣誌
圖片
屏邊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圖
屏邊苗族自治縣城區平面圖
雲南省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分布示意圖
縣城舊貌
縣城新貌
霧海綠洲
縣城夜景
南溪河谷
大圍山原始森林公園入口
大圍山水圍城
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圍山九層瀑布
大圍山樹景
大圍山青雲梯
滇越鐵路五家寨人字橋
滴水層飛瀑
新現天然大睡佛
阿季伍火山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周鐵農(左四),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右四)在州縣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到屏邊宋慶齡希望國小視察
省長徐榮凱(中)到屏邊調研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左一)到屏邊民族中學視察
省委副書記李紀恆(中)到駐屏某部隊慰問
副省長梁公卿(右一)到屏邊調研
副省長高峰(左二)到屏邊調研
省林業廳廳長白成亮(左二)到屏邊調研
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中)到屏邊調研
州委書記劉一平(左二)到屏邊調研
州長楊福生(右二)到屏邊調研
州委副書記楊立華(左一)到屏邊調研
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范華平(右一)到屏邊調研
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霖(右二)到屏邊調研
州政協主席李保文(中)到屏邊調研
原縣委書記李燁(右二)調研紅薯栽種情況
縣委書記馬躍光(中)到新華鄉查看烤菸種植情況
縣長楊國椿(中)到縣人民武裝部調研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汪應林(右二)到新現鄉調研
縣政協主席尚明珠(中)率縣政協委員到玉屏鎮視察中華紅心彌猴桃產業發展情況
縣黨政代表團與越南老街市代表團進行經貿洽談
全國五個苗族自治縣人大聯繫會代表到屏邊視察
首批赴北京中信國安第一城務工人員歡送儀式
銅鼓
青花瓷碗
皇恩旗表
銅鐘
古井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字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蓮花洞石刻
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岩疆鎖鑰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萬保邦舊居
古民居
阿季伍火山岩
祭花桿儀式
蘆笙歡歌
板凳拳對打
打磨秋
鬥牛
彝族跳掌
彝族三步弦
壯族花米飯節
吃花米飯
瑤族對歌會
苗嶺滄桑
吟詩撰聯
滾滾長江東逝水
紫薇開最久
風雨送春歸
江山多嬌
合歡
笑口開
山花
國色艷天下
仙鶴
秋實
兵車戰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巨蜥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蜂猴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蟒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紋蛙
巨額大角蟾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熊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長蕊木蘭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紅花木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西亞黑桫欏
省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屏邊三七
杜鵑
大黃藤種苗基地
大黃藤母本園
紅花
組培育苗
雜交水稻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
屏單4號雜交玉米高產創建樣板
甜菜
“妃子笑”優質荔枝園
優質龍眼
獼猴桃
林下草果
優質烤菸
香蕉規模化發展
榿木林
杉木林
縣行政中心
縣民族體育館
縣大圍山民族廣場
縣城區文化路一角
滇越鐵路上火車忙
白寨大橋
教育優先發展
語音教學
建縣四十周年慶典
民間文藝競賽
民族廣場舞
成品黃磷
灣塘電站
熊膽系列產品
茶產品
花山節商品展示交易會
白河集貿市場
12·1世界愛滋病日宣傳
縣人民醫院飛利浦螺旋CT
醫師技能競賽
鄉村醫生業務培訓
下鄉義診
縣紅十字會調運救災物資
省州縣有關領導視察縣新農村建設規劃
第一批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總結表彰大會
民眾投工投勞修路
村民自發開展衛生大掃除
統一規劃建設的新農村
衛生的村莊
續志工作啟動暨培訓大會
縣財政志部門審稿會
續志總纂工作會議
學習貫徹地方志工作條例會議
修志編鑒委員會會議
續志縣級評審會
州志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領導及有關承編單位人員
縣第二輪地方志書續修編纂人員
地方志成果
屏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屏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屏邊縣地方志編纂人員
屏邊縣誌各篇撰稿人
提供圖片單位及個人
審稿單位及人員
序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自然地理
第一章 位置面積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面積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節 山脈
第四節 水系
第五節 氣候
第三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礦藏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
第四節 動植物資源
第四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地質災害
第二節 氣象災害
第三節 病蟲災害
第二篇 建置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勘界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區劃
第二節 撤鄉並鎮
第三章 鄉鎮概況
第一節 玉屏鎮
第二節 新現鄉
第三節 新華鄉
第四節 和平鄉
第五節 白雲鄉
第六節 灣塘鄉
第七節 白河鄉
第三篇 國土資源
第一章 土地制度
第一節 土地所有制
第二節 土地使用制
第二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建設用地管理
第三節 土地詳查
第四節 地籍管理
第五節 法規宣傳
第三章 土地開發與基本農田保護
第一節 土地規劃
第二節 土地統征
第三節 土地開發
第四節 耕地保護
第四章 土地執法與監察
第一節 違法占地清查
第二節 執法監察
第三節 創建“三無”鄉鎮
第四篇 城建環保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規劃與建設
第二節 建築業
第三節 房地產
第二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監測
第二節 環境管理
第三節 污染防治
第五篇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狀況
第一節 人口構成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二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計生政策
第二節 計生宣傳
第三章 生育管理
第一節 計畫生育管理
第二節 基礎設施
第三節 計生隊伍
第六篇 民族宗教
第一章 民族
第一節 民族構成
第二節 苗族
第三節 彝族
第四節 壯族
第五節 瑤族
第六節 漢族
第七節 民族工作
第二章 宗教
第一節 教派
第二節 宗教事務管理
第七篇 農牧漁業
第一章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一節 耕地
第二節 農田改造建設
第三節 耕作制度
第四節 農業機械
第二章 農業種植
第一節 種植品種
第二節 品種改良與推廣
第三節 熱區開發
第四節 植物保護
第三章 畜牧養殖
第一節 畜禽品種
第二節 豬品種改良及飼養
第三節 畜牧業生產
第四節 飼草飼料
第五節 動物疾病防治
第六節 動物行政執法
第四章 漁業生產
第一節 水產資源
第二節 水產養殖
第三節 漁政執法
第五章 經營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農村勞動力及從業結構
第三節 農民收益分配
第八篇 林業
第一章 森林資源
第一節 資源狀況
第二節 野生動植物
第三節 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二章 山林權屬
第一節 權屬界定
第二節 林權調處
第三章 植樹造林
第一節 種子苗木
第二節 杉木林基地建設
第三節 工程造林
第四節 義務植樹
第四章 森林資源保護
第一節 森林防火
第二節 林業執法
第三節 野生動植物保護
第四節 農村能源開發
第五節 森林病蟲害檢疫防治
第五章 森林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管理
第三節 木材經營
第九篇 水利
第一章 水資源
第一節 水能資源
第二節 水質
第二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水庫壩塘
第二節 引水工程
第三節 人畜飲水
第三章 水土保持
第一節 水土流失
第二節 水土治理
第四章 防汛抗旱
第一節 防汛
笫二節 抗旱
第五章 水利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三節 用水管理
第六章 水利行政執法
第一節 水政執法
第二節 水土保持監督執法
第三節 水資源保護
第十篇 工業
第一章 工業普查
第一節 第二次工業普查
第二節 第三次工業普查
第二章 重工業
第一節 電力
第二節 煤炭
第三節 礦冶
第四節 化工
第五節 建材
第三章 輕工業
第一節 製藥
第二節 製糖
第三節 制茶
第四節 食品
第五節 釀造
第六節 造紙印刷
第七節 其他
第四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產業結構
第二節 企業選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