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歷史記載,傳說,
地理位置
太屏山主峰在醴陵,高615.7米,矗立於群山中。山上林木茂密,天上白雲飄浮,地下煤炭深藏,山谷泉水涌流。從山巔俯看淥江和澄潭江,宛如兩條玉帶,不經意飄落在屏山腳下的左右兩邊,煞是好看。屏山寺建於明朝,系磚木結構,硬山式頂,小青瓦蓋面,山門題:“吳楚古剎”。 太屏仙山寺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山門,一個對著湖南,一個對著江西。一寺兩山門,少見,可算是它的一個特色。山門內為庭院,有衣缽塔,塔碑題“臨濟眾宗衣缽塔”。還有一株高7米的千年羅漢松。前殿供佛祖,後殿供觀音、關帝、包公。
歷史記載
據《醴陵縣誌》載,鹹豐六年(1856),太平軍自瀏陽進入醴陵,太屏山鄰近的士紳,紛紛上山躲避,並築寨自保。
屏山寺曾兩次重修。1950年,後殿受損,寺旁樹木遭濫伐。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封山育林,現又鬱鬱蔥蔥。1985年,民眾捐資修復後進,並全面修繕。1987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
對於屏山寺的緣由,有一些傳說和實物可作推斷。其一,據傳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大將尉遲敬德出檢巡案到達太屏山時,見此處地勢險峻,雲霧漂渺,林木豐茂,谷泉涌流,風景十分優美,遂在此建寺。此地是吳頭楚尾,後人將此寺稱之為“吳楚古剎”。由此推算應該有1300餘年歷史了。其二,據說元兵血洗湖南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攜母親流落到此地避難,得以保住身家性命,他還在寺壁上題詩一首:“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怕山河社稷穿。”因為這個緣故,屏山寺又叫“皇覺寺”。其三,寺後面有一顆羅漢松,長得枝虬葉茂,生機勃勃,看得出有些年份了,據說就是朱元璋當年所植。其四,在重修寺廟時,當地人從地里挖出一塊石碑,是唐代宰相房玄齡所撰的“吳楚古剎碑”。碑云:岩岩平山,積石峨峨。遠瞻崑崙,近綴衡廬。南通閩廣,北達荊吳。惟山之高,壁立千仞。創建古寺,尉遲敬德。鄜州都督,威振山河。密金不受,公心如山。百戰瘢痍,實忠於王。功臣圖象,凌閣爭光。名勝古蹟,風景悠揚。名垂不朽,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