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僵

屍僵

屍僵是死亡經過一段時間,肌肉逐漸變得強硬僵直,輕度收縮,而使各關節固定的現象。如口不能開,頸不能彎,四肢不能屈等。如在死後10分鐘至7小時開始出現。其發展順序有下行次序(下降型)和上行次序(上升型),前者由咬肌、頸肌開始,其次為顏面股,以後為軀幹、上下肢;後者由下肢開始,逐漸向上發展。屍僵經過24—48小時或更長時間開始緩解,到3—7天完全緩解。消失的順序常與發生的順序相同。它的出現、消失和強度,受溫度、肌肉發達程度和死因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屍僵是早期屍體現象之一,雖只在一處(如下頜)出現,即能確定死亡。所以常根據屍僵的發展估計死亡時間,推測臨死時的姿勢及死亡原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屍僵
  • 外文名:Rigor mortis
  • 意義:確定死亡時間體位、死後經過等
  • 範疇:法醫學
定義,生理原因,形成過程,表象,研究意義,

定義

動物死後全身肌肉很快發生鬆弛,如面肌鬆弛,失去生前有表情的面貌;咬肌鬆弛,使下頜垂下:瞳孔平滑肌鬆弛,使瞳孔呈中等大小,生前瞳孔的縮小或散大都在死後不久消失;肛門擴約肌鬆弛,糞便流出;屍體受壓部位因肌肉鬆弛,可形成與壓迫物相對應的壓痕。但是這種肌肉鬆弛的現象很快就會過去,經過較短的時間後,肌肉逐漸變得強直、堅硬,並伴有輕度收縮,使各關節固定下來,如口不能開、頸不能彎、四肢不能伸屈。這種死後肌肉強直的現象,稱為屍僵。

生理原因

關於發生屍僵的原因,現在法醫學界正在探討之中,尚無統一定論.
生理條件下,人體肌肉依靠足夠量ATP(三磷酸腺苷)的產生和分解維持收縮舒張的相對平衡,人死後,肌肉新陳代謝停止,糖原在缺氧條件下降解產生乳酸pH值迅速降低,在酸性環境中,ATP酶活性增加,使ATP逐漸分解轉化為ADP,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促使Ac2My複合體(肌動球蛋白)解離,維持肌肉舒張功能。經過一定的死後時間間隔,因ATP酶的失效,ATP不能繼續分解生成ADP從而產生能量,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分離停止,而仍交鏈在一起,形成僵直複合體。
在活體動物的肌肉中,三磷酸腺苷(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除了提供能量,還有防止肌纖維中的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結合成肌動球蛋白(actomyosin)的作用。
在死亡後,由於體內的氧化磷酸化過程逐漸停止。ATP不再被合成,肌肉中現存的ATP因為水解急劇減少。這導致細胞膜上的鈣離子-ATP酶泵開啟,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上升,肌纖維凝結成肌動球蛋白,導致肌肉失去彈性攣縮。
再過一段時間(幾小時到幾天),組織內部的酶開始消化肌肉本身,稱為自溶現象。這個過程導致屍僵的自然緩解。

形成過程

民間常說:“人都死硬了!”就是指的死者經過肌肉鬆弛後,屍體出現屍僵變硬的狀況。凡是經過肌肉鬆弛階段的屍體,姿勢都基本相同。如果屍體處於仰面平臥狀態、則屍體姿勢通常是上肢微彎曲,頭微傾於一側,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彎曲並被其餘四指覆蓋,手呈半握拳狀態。屍體背面如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後面等柔軟而凸出的部位與屍體的襯墊硬面接觸後,因死後肌肉鬆弛而被壓成扁平狀態,並且不容易恢復原來的凸度。
在通常情況下,屍僵在死後1~3小時出現,也有的早在死亡10分鐘以後或者晚到7~8小時出現的,但一般不會早於10分鐘或晚於7~8小時。在特殊的罕見的情況下,也有在死後16~18小時出現屍僵的。屍體肌肉強直一般先出現於數個肌群,經4~6小時擴散到全身,形成屍僵。屍僵的發展順序有上行次序和下行次序之分。在一般情況下,屍僵是從頜關節的咬合肌開始,逐漸發展到頸部,上肢,下肢,這是下行次序;在少數情況下,與此相反,屍僵由下肢向上發展,稱為上行次序。在氣溫適宜,屍體不致很快腐敗的情況下,屍僵經過24~48小時或者更長些時間後開始緩解。屍僵緩解的順序與屍僵形成的順序相同,即先發生屍僵的肌群先緩解。屍僵的完全緩解多數情況下都發生在死後3~7天。
註:熱會加快屍僵的發生。

表象

在屍僵還沒有完全形成以前,即在死後4~6小時以內,如果用強力破壞已經發生了的屍僵現象,則不久又會重新出現屍僵,如果是在屍僵完全形成以後,即在死後7~8小時以後,再破壞屍僵,消除僵硬狀態,則屍僵不會再重新出現。因此,對於搬動過的屍體,通常要檢驗下頜關節是否強直,以判斷屍僵是存在或緩解。要檢驗下頜關節而不檢驗其他關節,其原因是屍體各處的屍僵強度是不一致的,其中最強的是下頜關節。
屍僵的出現,消失以及強弱,是要受到屍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的。
首先,要受到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周圍環境溫度越高,則屍僵出現越早,消失也越早,反之,則屍僵出現越遲,消失也越遲。
其次,要受到自身身體狀況的影響。老年人、兒童、體弱者的屍僵因其肌肉不發達,故出現較早,消失也早,程度也不強。嬰兒有時在死後10~30分鐘即可發生屍僵。成熟嬰兒的屍僵較明顯,末成熟嬰兒的屍僵較弱,持續的時間也短,所以有時不易察覺。成年人肌肉較發達的人,其屍僵出現得較慢.維持時間較久。
第三,要受到死因的影響。痙攣性藥物中毒,破傷風,刎頸,槍傷,觸電,敗血症或消耗性疾病能促進屍僵的發展,屍僵發生早,消失也早.磷中毒和蕈中毒以及水腫,肌肉麻痹者,因肌肉變性,屍僵出現慢,程度弱。

研究意義

屍僵在法醫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屍僵是較早的屍體現象,只要有一處出現屍僵也可確定死亡。因此,這常常作為判斷死亡的一個標準。由於屍僵能固定死後的姿勢,因此,它又有助於判斷死亡時的狀態。屍僵的發生和發展是有規律的,因此,又可以藉此估計死亡的時間。根據屍僵部分被破壞和所固定的姿勢,可以推斷死後是否移動過屍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