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斗宮德化窯遺址
- 時期:中國宋至清代的民間瓷窯址
- 地理位置:福建省德化縣
- 產銷:日本、東南亞、印度、中亞、東非
- 批次: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229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所屬時代:宋至明
- 所在地區:福建省德化縣境內
- 分類號:49
遺址歷史,文物遺存,遺蹟,遺物,遺址保護,影響和意義,德化簡介,
遺址歷史
1976年福建省博物館和廈門大學聯合發掘了屈斗宮和碗坪侖二處窯址。揭出一條坡長57.米,寬1.4至2.95米,共有17間窯室,14個窯門,結構較為完整的窯爐, 出土了6000多件完、殘器物和燒制工具。
這些器物的造型和燒制方法,具有明顯的宋元時代的特徵。以墩仔式碗、銅羅盤、高足杯和弦紋洗為主,還種印花盒、洗、蓋盒。這些瓷器套用了印花、劃花、貼花、浮雕等多種工藝,紋飾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和牡丹、蓮花、梅花、菊花等四季花卉以及魚、雁、人物等,不少器物上帶有模印陽文或毛筆書寫的文字款識,有二件直道紋洗的底部,分別印有蒙古人特徵的頭像和陰刻元代花押,有些匣缽還刻有“鄭”、“張”、“顏”姓字款,或“丁未年”年款。
文物遺存
遺蹟
共發現窯基 3座,均為龍窯,有分室和斜坡兩種。其中斜坡龍窯 2座發現於碗坪侖,均已殘,窯的坡度為10度左右。分室龍窯 1座,發現於屈斗宮,保存較完整。窯順山坡砌建,坡度為12~20度,長57.1米,寬1.4~2.95米。有窯室17間。每室之間有磚砌隔牆,每堵隔牆有通火孔5~8個,窯底兩邊設有火路溝,窯門為單邊開門,殘存14個,火膛略呈半圓形。
遺物
北宋遺物
出土於碗坪侖下層,以白釉瓷器為主,兼燒黑釉瓷器。器形有碗、盤、碟、洗、缽、壺、瓶、盒等生活用具。裝飾手法有刻花、劃花,以蓮荷、牡丹、雲水、蕉葉和纏枝花卉最多。燒制碗、盤類器物主要用支具疊燒方法,燒制盒型器則用塔輪式墊柱,很少用匣缽。
南宋遺物
出土於碗坪侖上層。以青釉瓷器為主。有碗、盤、碟、罐、壺、瓶等,其中以形式多樣的荷口瓶和軍持壺最有代表性。窯具主要用匣缽和支圈。
元代遺物
出土於屈斗宮窯址。以白釉瓷器為主,坯體較厚。器形有碗、盤、洗、盒、壺、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裝飾技法均用模印,構圖簡單,有梅花、蓮花、菊花、牡丹圖紋和福、壽、卐等文字。燒制工具有器模、匣缽、三足墊餅、支圈和鐵窯刀等。有的盒蓋上印有“金玉滿堂”,三足墊餅上刻劃八思巴文。其中有一件匣缽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結合器物特徵推測,屈斗宮窯大約廢棄於元初大德十一年(1307),也有人認為它廢棄於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德化窯在明至清代除燒造少量青花瓷器外,主要以生產純白瓷而著稱。這種瓷器胎質薄,透明度高,造型雅致,紋飾豐富,十分精美。
遺址保護
屈斗宮龍窯發掘後已建棚原地保護。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發現與屈斗官窯出土的相同器物,證實它是外銷瓷重要遺址。這一窯址對研究宋元時代德化窯瓷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生產規模、窯爐結構、燒制工藝和瓷器外銷,都有重要的價值。
影響和意義
德化是福建的“瓷都”,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產瓷區之一。從宋代起,德化瓷就遠銷國外,久盛不衰,至今已廣泛流傳到世界77個國家和地區。
1976年,在德化寶美村的破寨山上,發現了宋元時代屈斗宮古瓷窯,窯基長57米,有17間窯室,出土了6700餘件瓷器標本和燒窯的工具,器型包括高足杯、粉盒、軍持、花瓶、小口瓶、飛鳳碗、蓮瓣碗、蓋壺、弦紋洗等瓷器產品。在這些產品中,有的盒蓋上印有“長壽新船”的文字,證明是由海道行銷國外的產品。窯基內出土的具有元代作風和特點的產品,如墩子式碗、高足杯、直道紋洗、粉盒、軍持、折腰弦紋洗,具有蒙古人特徵的頭像、三足墊餅上的元代花押和蒙古八思巴文的發現,填補了過去德化元窯的空白,對研究德化窯的燒造歷史和探討元代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有重要的意義。
屈斗宮窯的窯基,規模龐大,氣勢雄偉,像一條巨龍似的臥伏于山脊之上。已按原狀就地保存,供研究和參觀之用。
德化簡介
德化位於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東經117 °55′-118°32 ′,北緯25 °23 ′-25°56′。東與永泰縣、仙遊縣毗鄰,南和永春縣接壤,西連大田縣,北毗尤溪縣。地處閩中屋脊的戴雲山區,土地面積2232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202個村(居),人口30.4萬。
境內山多、水足、礦富、瓷美,素有“閩中寶庫”之稱。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是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境內已發現的礦藏達40多種,高嶺土、鐵礦石、石灰石等儲量達億噸以上,黃金儲量20噸以上,居全省前列;現有林業用地272.2萬畝,毛竹35萬畝,森林覆蓋率77.1%,林木蓄積量918.2萬立方米,森林資源占泉州市的52.4%,是福建省重點林業縣之一;可供開發的水力資源30.2萬千瓦,現電力裝機容量已達21萬千瓦,自建的小水電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國前茅,為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
德化是千年古縣、中國三大古瓷都和閩南金三角對外開放縣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西洋工藝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德化以盛產陶瓷而名揚中外。北宋時,德化瓷開始外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1993年,李鵬委員長任總理時題詞德化名瓷,瓷國明珠,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國內的影響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等單位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改革開放以來,德化人民充分發揮山多、水足、礦富、瓷美四大優勢,大力實施大城關發展戰略,成功闖出一條山區經濟發展路子,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繼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之後,2002年又被命名為“中國小水電之鄉”,2003年又被稱評為“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中國瓷都.德化”。1996年以來一直保持“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經濟綜合實力由1995年全省各縣(市)第38位躍居為第13位。
陶瓷業是德化的傳統和支柱產業。陶瓷製作生產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盛於宋、明、清,歷史上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為“中國三大古瓷都”。德化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著稱於世。明朝一代宗師何朝宗首創的“象牙白”瓷雕,被譽為“國際瓷壇明珠”,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珍品,被稱為“中國白”。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雕藝術品被視為“東方藝術之珍品”,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譽為當今中國瓷壇的“三朵金花”。產品遠銷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9年全縣有陶瓷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8萬多人,初步形成了傳統瓷雕、西洋工藝瓷、日用瓷三大陶瓷產品體系。
2001全縣陶瓷產值38億元,占全縣經濟總量的69.72%,陶瓷業納稅占全縣稅收總額的50.11%。
2003年陶瓷產值達53.1億元,出口交貨值達4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