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論集》一書的出版社是時代文化出版社,作者是張啟揆,出版時間是2011年7月。
基本介紹
- 書名:屈原論集
- 作者:張啟揆
- 出版社:時代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作者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
書籍簡介
書名:屈原論集
作者:張啟揆著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作者簡介
張啟揆,男,生於1938年10月,湖北漢陽人,漢族。1958年畢業於宜昌市第一中學,1962年7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今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任教於宜昌市第四中學,1990年,任該校副校長。199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1998年退休。
主要著作:
《文林攬粹》(符號為主編,作者與楊行政為副主編),2005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屈原詩釋讀》(作者與吳柏森、李華章、楊行政、李發剛共同編著),2008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國優秀作文精選評點——中學分冊》(李少毅為主編,作者為編委之一),1989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全國優秀作文精選評點——國小分冊》(李少毅為主編,作者為編委之一),1990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全國優秀教師示範作文選》(陶三發為主編,作者為編委之一),1989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屈原論集》
本書序文
在偉大的詩人屈原誕辰2350周年之際,宜昌市炎黃文化研究會推出張啟揆先生《屈原論集》一書,以資紀念。
自西漢以降,研究屈原作品的學者專家,代不乏人;篇什之多,汗牛充棟。如此熱衷,在於作品的博大精深,在於他不朽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魅力。人們稱研究《楚辭》為楚辭學,“楚辭學”就是“屈原學”,沒有屈原哪有《楚辭》?屈學研究兩千多年的歷史應該得到延續和發展。
宜昌是屈原的故鄉,三峽的靈山秀水孕育了這位名垂千古的偉大詩人。作為他故里的炎黃文化研究會,弘揚屈原精神,開掘屈原文化資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我們發表了大量紀念和研究屈原的文章,主辦了多次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出版有《黃鐘大呂歌楚魂——古代屈原戲注評》、《屈原詩歌釋讀》、《歌詠屈原古今詩詞選》等多部專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仍然不夠。比如面對曾名噪一時的所謂爭“屈原誕生地”的“宣傳攻勢”、“商業炒作”乃至波及海外的現象,作為真正的屈原故鄉人,卻顯得相對遲鈍。而本書作者張啟揆先生則適時地站了出來,捍衛歷史真實,在本會刊《三峽文化》上連續發表了《關於屈原家世及出生地的幾個問題》、《三閭大夫考》、《三閭大夫再考》等多篇文章,以其翔實的史實予以有理有據的反駁與澄清,其學術敏感,求真態度,令人感佩!
啟揆先生從事屈原的學術研究多年。早在華中師大求學之時,就曾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研究屈原的文章。數十年來,他在身任特級教師和中學校長的繁重工作之餘,潛心研究屈學。《屈原論集》一書,正是他五十年來苦心研究成果的結晶。
印象之二,是作者的研究角度新穎,視野開闊,選題獨特,論證周詳。本書中有好幾個論題,往往都是以前被研究者們所忽略,或者是未經充分論證就匆忙下結論了的。如“三閭大夫”稱號,究竟是屈原的官名,還是其爵位稱號?屈原家族的始祖究竟是誰等。還有些論題,是前人甚少涉及到的,如屈原本人的經濟與生活狀況等。還有些論題,涉及到與屈原同朝為官、共過事的各色人物,作者之所以研究它,主要是用以印證屈原在其詩中對他們的批評與指責,是有所據,並非言過其實。我認為這也是一件頗有創意性的工作。
這部研究偉大詩人屈原的學術專著,充分體現了啟揆先生矢志不移、筆耕不輟的精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啟揆先生一樣,致力於地域文化的研究,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2011年5月4日
(本文作者系宜昌市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宜昌市政協主席)
書籍目錄
目錄
序 3
作者介紹 4
對於屈原思想研究的一點淺見 7
(原載1960《光明日報?文學遺產》)
屈原始祖考 11
(原載《三峽文化》)
關於屈原家世及出生研究的幾個問題 15
(原載《三峽文化》)
屈原短暫的教師生涯 20
屈原“三閭大夫”考 23
(原載2004《雲夢學刊》)
屈原“三閭大夫”再考 28
(原載《三峽文化》)
屈原的大夫生活 32
女嬃應當是屈原之妻 37
(原載《三峽文化》)
屈原與楚懷王關係之謎 42
屈原流放江南湘沅間有幾次? 50
附:白起燒了夷陵嗎?
長劍與屈原——兼駁所謂屈原有“女性癖”之說 55
(原載《三峽文化》)
屈原三“求女”(求宓妃、求佚女、求二姚)的象徵意義 60
屈原心中的伍子胥——兼談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問題 65
也談《橘頌》創作的時間 70
從史載觀形形色色的屈原同僚 75
略述古今各地紀念屈原之祀宇、遺蹟及傳說 82
楚國的官職與爵制管窺 87
《九歌》之我見 93
談談屈原章句的多重欣賞 99
附錄 101
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劉向《新序?屈原》
沈亞之《屈原外傳》
追憶與求索(代後記)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