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代張掖郡居延 、肩水兩都尉管轄的邊塞烽燧和塞牆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金塔境內的額濟納河(弱水)流域。綿延約250千米。...
(見彩圖[烽燧遺蹟新疆庫車克孜爾尕哈])[烽火台上夜間報警所燃燒的火苣(捆綁的芨芨草把) 甘肅居延漢代烽燧遺址出土]從漢簡看,烽多用繒或布製作,大概是類似表的...
以居延為例,漢武帝為打通漢與西域之交通,保護河西走廊不受匈奴干擾,開闢了居延防線,以斷匈奴之右臂。根據居延烽燧遺址考古和出土的簡牘文書得知,西漢在此屯戍、...
年間在額濟納旗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清理時出土的,共採獲五百餘枚,這是繼1930年至1931年間發現第一批居延漢簡及1972年至1982年間發現第二批居延漢簡之後的第...
關於烽火台的結構和套用情況,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
中國近現代在史料方面的四大發現,即1899年河南安陽小屯殷墟甲骨檔案的發現,1930年居延烽燧遺址(今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居延漢簡的發現,1900年甘肅敦煌藏經洞敦煌遺書的...
二 漢代的城邑與邊塞遺址(一)漢長安城的發掘(二)漢代城邑聚落遺址的發現(三)秦漢長城遺蹟的調查(四)居延烽燧遺址的發掘和簡牘的新發現...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遺址發掘中獲得的《塞上蓬火品約》,把漢代建武初年長城的蓬火制度記錄得相當清楚,該漢簡講當時的蓬火品約由都尉府一級的軍事機關...
(四)居延烽燧遺址的發掘和簡牘的新發現三 漢代陵墓的發掘(一)西漢諸陵的勘察和陪葬墓的發掘(二)洛陽漢墓的發掘和編年(三)河西漢墓的發掘...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金塔縣境內的居延烽燧遺址,是公元前1世紀初至公元2世紀初的邊塞屯戍遺存。20世紀3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大量的漢代簡牘,經過...
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青銅時代綠城子遺址調查發掘(2000年)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漢代居延烽燧遺址調查發掘(2000年)重慶市雲陽余家包遺址發掘(2000~2001年)...
淮陽平糧台城堡、二里頭宮殿遺址、偃師屍鄉溝商城、黃陂盤龍城遺址、周原遺址、紀南城遺址、曲阜魯城遺址、鳳翔秦國宗廟遺址、居延烽燧遺址,以及漢唐兩京的某些遺址。...
貝格曼在內蒙古沿途327個地點採集的細石器,在新疆烏魯木齊柴寓堡 、吐魯番辛格爾、哈密廟兒溝等地採集的新石器時代遺物;貝格曼在額濟納河流城調查居延烽燧遺址,採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