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濟納漢簡

額濟納漢簡

《額濟納漢簡》是2005年3月由廣西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由魏堅主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聯合整理而成。

額濟納漢簡是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9年至2002年間在額濟納旗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清理時出土的文物,共採獲五百餘枚。本書主要講述了額籍納漢簡考古調查發掘述要及簡牘圖版及釋文等內容。

額濟納漢簡是繼1930年至1931年間發現第一批居延漢簡及1972年至1982年間發現第二批居延漢簡之後的第三次重大發現。其形制有、兩行、牘、柧、楬、封檢等,存二件較完整冊書,其一尚系有編繩,保存了冊書的原貌,尤為可貴。

《額濟納漢簡》的出版,為研究西漢中期至東漢初期特別是新莽時期的政治、軍事、法律、漢匈關係和居延邊塞屯戍、社會生活等方面,均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額濟納漢簡
  • 又名:居延漢簡
  • 作者:魏堅主編
  • 原版名稱漢簡
  • ISBN:9787563352470
  • 類別:歷史圖書
  • 頁數:320頁
  • 定價:880元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廣西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3月1日
  • 裝幀:硬精裝
  • 開本:8開
  • ASIN:B00ASJZZCG
  • 本書尺寸:38.5×27.5厘米,厚4.7厘米
  • 冊函:1函1冊
  • 聯合整理01: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 聯合整理02: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
  • 聯合整理03: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聯合整理04:中國文物研究所
  • 意義:重大文物考古發現
  • 考古時間:1999年至2002年
內容簡介,背景,成書背景,作品背景,作品目錄,作品評價,漢簡年代,學術價值,歷史意義,釋文校本,作品鑑賞,選讀作品,漢簡釋文,簡文解析,

內容簡介

額濟納漢簡是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9年至2002年間在額濟納旗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清理時出土的,共採獲五百餘枚,簡牘之釋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謝桂華先生、中國文物研究所李均明先生、內蒙古師範大學白音查乾先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堅先生合作完成。這是繼1930年至1931年間發現第一批居延漢簡及1972年至1982年間發現第二批居延漢簡之後的第三次重大發現。其形制有簡、兩行、牘、柧、楬、封檢等,存二件較完整冊書,其一尚系有編繩,保存了冊書的原貌,尤為可貴。
經過我國文物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近一年的整理,從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境內出土的一批漢簡研究最近獲得許多重大發現。
這批額濟納漢簡是1999年至2002年間由內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額濟納旗漢代居延遺址發掘出來的,總數達500多枚。
據參與整理的白音查乾特日格勒等介紹,收入《額濟納漢簡》的簡牘,大致分為書檄、簿籍、律令、檢、其他等5大類,各類下又細分數小類:書檄包括詔書、上行文書、下行文書、視事書、病書、府記、官記、私記等10小類;簿籍包括被兵簿、錢財出入簿、日跡簿、計簿、吏奉賦名籍等12小類;律令包括烽火品約、士吏行政規範等3小類;檢包括實物檢、文書檢等3小類;其他包括歷譜檢、術數檢、人面像等。
由於《額籍納漢簡》和居延《舊簡》、《新簡》,均是從漢代居延烽燧遺址出土的。所以,無論就文書的內涵,或者簡牘的形制,總的來說,基本相類,或互相印證,或互為補充。《額濟納漢簡》以行政文書居多,涉及漢代政治、經濟、軍事諸領域,儘管《額濟納漢簡》和居延《舊簡》、《新簡》在巨觀上具有基本相類的一面,但在微觀上又能推陳出新,不僅內涵頗為豐富和精彩,且在簡牘形制上亦有新的突破,亦不乏新史料,如王莽登基詔書、分封單于詔書、行政條例等皆屬首見;涉及歷史地理的從涇陽到高平等地的驛置里程簿可與前此所出居延漢簡驛置里程相比對;有關名籍、債券契約等亦多異於舊簡。《額濟納漢簡》的出版,為研究西漢中期至東漢初期特別是新莽時期的政治、軍事、法律、漢匈關係和居延邊塞屯戍、社會生活等方面,均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或者與史書記載互相印證,或者補載籍之闕,極具研究價值。此外尚見《晏子》、《田章》及《蒼頡》、醫方、日方等殘簡,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亦具有參考價值。
其形制有簡、兩行、牘、[木瓜]、楬、封檢等,存二件較完整冊書,其一尚系有編繩,尤為可貴。其時代以西漢中期至東漢早期者居多,最早紀年見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晚者見東漢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若從字型考察或有極少東漢中期物。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甲渠候官第十六隧發現的一完整冊書,共有八枚簡,保存了冊書的原貌。
此外尚見《晏子》、《田章》及《蒼頡》、醫方、日方等殘簡。

背景

成書背景

《額濟納漢簡》是繼1930至1931年間發現的第一批居延漢簡、1972至1982年間發現的第二批居延漢簡之後,居延漢簡的第三次重大發現,共有漢簡500餘枚,極具研究價值。居延遺址是我國重要的大型考古遺址之一,屬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民族背景使該地具有特殊的研究意義。
額濟納地圖額濟納地圖
“居延”在匈奴語中是“天池”的意思,《尚書·禹貢》又道:“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這裡所說的弱水上源自今甘肅山丹河,後與黑河合流,至入內蒙古境乃稱額濟納河,最後流入居延海—古稱居延澤。
額濟納漢簡是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9年至2002年間在額濟納旗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清理時出土的,共採獲五百餘枚,這是繼1930年至1931年間發現第一批居延漢簡及1972年至1982年間發現第二批居延漢簡之後的第三次重大發現。
簡牘的釋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謝桂華先生、中國文物研究所李均明先生、內蒙古師範大學白音查乾先生、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堅先生合作完成。這一課題得到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
第一批居延漢簡
即著名的“居延漢簡”。這是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重要成果。考察團團長由中瑞雙方共同出任,考察團成員由中外科學家共同組成,考察成果由雙方發表。考察團的考古學家有瑞典的貝格曼和中國的黃文弼。黃文弼先生曾在樓蘭土垠遺址發現漢簡72枚,而貝格曼則在居延地區掘得漢簡10200多枚,是有史以來出土數量最多且內容十分重要的一次重大發現。
額濟納漢簡
第二批居延漢簡
又稱“居延新簡”。為了與上世紀30年代發現的“居延漢簡”相區別,我們把1949年以後在該地區發現的漢簡統稱為居延新簡。居延新簡的大宗是1972―1974年間在甲渠候官遺址、甲渠塞第四隧和肩水金關三個地點發掘的。甲渠候官(破城子遺址)出簡7944枚,第四隧出簡262枚,肩水金關出簡11000多枚,總共20000多枚。這是居延漢簡的第二次重大發現,數量相當於上世紀30年代出土的兩倍,而且內容豐富,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冊書就有70多個。
額濟納漢簡
第三批居延漢簡
1999、2000、2002 三年間,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陸續發掘,地點分別是沿額濟納河流域、從金塔到額濟納河下游居延海大約250千米的地段的第七隧、第九隧、第十四隧、第十六隧、第十七隧、第十八隧和察乾川吉烽隧7處,掘獲漢簡500餘枚,其中王莽時期的冊書頗為重要,現稱“額濟納漢簡”。
第三批居延漢簡第三批居延漢簡

作品背景

漢朝與匈奴的關係,在王莽秉政及統治時期出現急劇的惡化。新莽在發兵徼討匈奴知單于的同時,施以分匈奴為十五單于的政策。這段史實很重要,但史籍中記載約略。額濟納漢簡第九燧十二枚簡文,提供了一些新的資料信息,包括分封史事的工作細節等,印證了王莽實施徼討匈奴知單于方略是徹底失敗的。

作品目錄

序——李學勤
《居延考古的新里程》代序——林澐
《額濟納旗漢代居延遺址調查與發掘述要》——魏堅
《額濟納漢簡概述》——白音查乾等人
目錄目錄
《初讀額濟納漢簡》——謝桂華
《額濟納漢簡法制史考》——李均明
額濟納旗出土漢簡圖版及釋文
額濟納漢簡綜合索引
參見附圖。

作品評價

漢簡年代

額濟納漢簡中發現有紀年簡27枚,從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到建武四年(公元28年),時間跨度87年,為額濟納漢簡的年代範圍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學術價值

《額濟納漢簡》以行政文書居多,涉及漢代政治、經濟、軍事諸領域,儘管額濟納漢簡和居延漢簡、居延新簡在巨觀上具有基本相類的一面,但在微觀上又有自己的特點,不僅內涵頗為豐富和精彩,且在簡牘形制上亦有新的突破,亦不乏新史料,如王莽登基詔書、分封單于詔書、行政條例等皆屬首見;涉及歷史地理的,從涇陽到高平等地的驛置里程簿,可與前此所出居延漢簡驛置里程相比對;有關名籍、債券契約等,亦多異於舊簡。
封底上的漢簡簽牌封底上的漢簡簽牌
《額濟納漢簡》的出版,為研究西漢中期至東漢初期特別是新莽時期的政治、軍事、法律、漢匈關係和居延邊塞屯戍、社會生活等方面,均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或者與史書記載互相印證,或者補載籍之闕,極具研究價值。此外,額濟納漢簡中又見《晏子》、《田章》及《蒼頡》、醫方、日方等殘簡,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具有參考價值。

歷史意義

據著名漢簡專家、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謝桂華介紹,多年來,由於史料記載有限,有關新莽朝(公元9年-公元23年)的史料一直受史學家關注。這批額濟納漢簡在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共發現新莽朝下達的赦令冊書簡12枚。其中有一枚記載王莽登基詔書的殘簡。經整理確認如下:“……父母為天下至,定號為新,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賓,莫匪新臣……”殘簡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改為“普天莫匪新土”,將“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改為“率土之賓莫匪新臣”。這與王莽以改革自居,為自己篡漢建立新朝,尋找儒家經典作為歷史根據有密切的關係,王莽在位16年,建國號“新”。史籍中提到新莽朝與周邊少數民族關係很緊張,但缺乏詳盡記載。

釋文校本

孫家洲先生著有《額濟納漢簡釋文校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釋文校本釋文校本

作品鑑賞

選讀作品

第九燧十二枚簡文的前五簡。

漢簡釋文

  • 第一簡(2000ES9SF4:10):
校尉苞度遠郡益壽塞徼召餘十亖人當為單手(於)者。
苞上書謹為單手(於)者十亖人,其一人葆塞稽朝侯威妻子家屬及與同郡虜智之將業。
  • 第二簡(2000ES9SF4:9):
下旦居蒲妻子人眾凡萬餘人皆降。覽喜拜之符蒲等,
其質修待子入余入居……伋奏辯,詔命宣揚威安雜
  • 第三簡(2000ES9SF4:8):
邊竟(境)永寧,厥功伋焉。已鼓苞爵宣公,即拜為虎耳將軍,封伋為揚威公,即拜為虎
賁將軍,使究其業。今詔將軍典五將軍五道並出,或瀆虜智皆匈腹,或斷絕其兩脅、拔抽
  • 第四簡(2000ES9SF4:7):
兩脅。謁發兵之郡,雖當校,均受重當(賞),亦應其大尹。大惡及吏民諸有罪大逆不
道、不孝子,絞,蒙壹功〔無〕治其罪,因徙遷,皆以此詔書到大尹府日,以
  • 第五簡(2000ES9SF4:11):
者之罪惡深臧,發之,匈奴國土人民以為十五,封稽侯珊子孫十五人皆為單手(於),
在致盧兒候山,見在常安朝郎南,為單手(於)郎將作士大夫朗南手苞副,有書。

簡文解析

這一部分大致是分封十五單于事項的往返文書等。其中談到同意對降者蒲等人的安置意見。所提“伋” ,乃是戴級, 是奉命赴邊地執行分封十五單于使命的另一位命官。他對上述處置意見有強烈的不同意見,似也有申辯奏文上達。但上面以詔命方式肯定了前者意見。前者,恐即是藺苞, 該簡與前一簡之間在事脈上相系,但從公文形式上看,似是由上達下的回覆。《漢書·王莽傳》載詔書,“命遣立國將軍孫建等凡十二將,十道並出,共行皇天之威,罰於知之身”,即是指第三簡記之事。又始建國四年王莽再度提起這次討伐時曰:“乃者,命遣猛將,共行天罰,誅滅虜知,分為十二部,或斷其右臂,或斬其左腋,或潰其胸腹,或抽其兩脅。”可與第四簡簡文下半段參讀。第五簡似為討知單于及進一步落實分匈奴為十五單于之事進展的呈報文。王莽有好大喜鋪排的個人風格。上行則下效,臣屬仿效溢現於呈文中。
伴出文物伴出文物
作者簡介
魏堅,男,1955年12月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974年高中畢業後,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下鄉務農,曾被命名為知青標兵。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自1982年以來,一直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田野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工作。2004年6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歷史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受聘為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
1985年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領隊資格,1989年被國家文物局選拔參加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理論研討班”的學習,同年任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評為副研究員,1997年評為研究員。2004年獲吉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典志組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