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居其宏,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1943年4月29日生於上海,原籍江蘇江都,祖籍江蘇沛縣。1969年畢業於
上海音樂學院。曾在
上海歌舞團工作。1978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讀歌劇理論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後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工作。
主編刊物
曾先後創辦了大型音樂學術季刊《中國音樂學》並任副主編、全國性音樂周報《中國音樂報》並任第一副總編、全國性娛樂月刊《中國百老匯》並任首任社長兼主編。擔任大型歷史叢書《當代中國音樂》編輯部主任達十年之久。曾參與創辦了中國音樂劇研究會並擔任首任秘書長。
研究領域
主要中外歌劇和音樂劇的理論研究與評論,其研究興趣亦廣及當代音樂研究、中國近現代音樂史、
音樂批評學、音樂美學、音樂編輯學等。曾與人合作主編了《二十世紀外國音樂家詞典》並參與多部辭書的條目撰寫。先後出版專著《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歌劇藝術論綱》和雜文散文短論集《諧謔與交響》,完成音樂劇專著《音樂劇:作為二十世紀之都市文化》,並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論文、評論200餘萬字。積極參加歌劇和音樂劇的創作、演出和教學實踐活動,曾擔任音樂劇《秧歌浪漫曲》總策劃、鄉村歌劇《拉郎配》藝術總監、音樂劇《中國蝴蝶》藝術總監、
江蘇省歌舞劇院藝術指導及河南大學民族聲樂研究所兼職教授、
重慶市文化局文化顧問等,為發展中國歌劇和原創音樂劇奔走呼號。做了大量實際工作。著作有音樂劇劇本《中國蝴蝶》、《媽祖的傳說》等。
學術論文
《論歌劇音樂的衝突性》(1·5萬字),《音樂研究》1984年第二期;
《〈白毛女〉傳統與當前歌劇創作》(1·2萬字)《文藝研究》1985年第四期;
《論音樂批評的自覺意識》(1·2萬字),《音樂研究》1986年第四期;
《從〈兄妹開荒〉到〈阿依古麗〉》(1·5萬字),提交香港“
中國新音樂史研討會”論文;
《論新潮音樂的美學來源與流向》(1·7萬字),《文藝研究》1988年第一期;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與當代音樂史的幾個問題》(1·4萬字),《中國音樂學》1988年第三期;
《中國音樂:戰後30年的歷史反思》(1·2萬字)《中國音樂學》1988年第四期;
《音樂劇與當代文化意識》(0·8萬字)《文藝爭鳴》1988年第五期;
《一個無法逾越的反思課題》(0·6萬字),《人民音樂》1998年第九期;
《馬克思主義與音樂當前實際》(0·6萬字),《人民音樂》1990年第五期;
《二十世紀大眾音樂:在革命與民主的複雜關係中》(0·7萬字),《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第三期;
《我國當代歌劇的歷史與現狀》(1·3萬字),《中國音樂學》1991年第二期;
《反映論與音樂的主體性問題》(3·1萬字),《音樂學論文集》;
《新時期的改革開放與歌曲繁榮》(2萬字),《樂府新聲》1992年2——3期連載;
《民間音樂的現代傳承及其著作權歸屬》(0·7萬字),《人民音樂》1994年第九期;
《嚴肅音樂與金錢魔方》(0·6萬字),《人民音樂》1995年第三期;
《海說神聊音樂劇》(5萬字左右),《音樂生活》1996年連載;
《中國當代歌劇的大分流與再綜合》(1·1萬字),《藝術廣角》1998年第二期;
《更戲劇性地用音樂開展戲劇》(0·6萬字),《人民音樂》1998年第五期;
《那就是我》(1萬字),《藝術廣角》1998年第四期;
《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發展觀》(0·4萬字),《人民音樂》1999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