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氏小體

尼氏小體

神經元胞體或樹突內大的嗜鹼性團塊和顆粒。舊稱嗜色體,也稱尼氏體。尼氏小體是由許多規則而成平行排列的粗面內質網和其間的游離蛋白體以及多核蛋白體組成的聚合體,為神經元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亦可依據該體的大小、染色深淺等,對神經元進行分類。由尼氏(Nissl)於1892年在貓的面神經核的節細胞的胞漿中所發現,因而命名為尼氏小體。神經元的胞體和樹突中均有尼氏小 體,但軸突和軸丘中沒有。神經元的類型不同,則尼氏小體的形狀、大小和數量也不同。在一些大的運動神經元,如脊髓前角細胞中,尼氏小體較大,呈虎斑狀,故又稱為虎斑小體;但在一些小的神經元,如小腦的浦肯野細胞中,尼氏小體則呈微粒狀。

發現,特性,臨床意義,

發現

發現者是G.Retzius和A.key(1876),而Fr.Nissl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對尼氏小體首先確立了初期的固定染色方法,命名者則是von Lenhossek(1896)。尼氏小體呈粒狀、微粒狀或虎斑狀(tigroid),分散在神經胞質的內部(由於在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細胞內的尼氏小體是典型的虎斑狀,所以又稱為虎斑樣物質)。在軸突和軸丘(axotnhillock)內不含尼氏小體,很早就推斷這種物質是核蛋白,但在查明它能被核糖核酸酶分解、能吸收紫外線、並具有富爾根陰性反應以後,進而用電子顯微鏡檢查,確認它是糙面內質網的核糖體。根據尼氏小體的光學顯微鏡照片,認為這是在標本製作過程中起了變化的產物。尼氏小體從來就受到重視,因為它是作為表示神經細胞功能活性的形態指標。由於軸突的切斷、過分的刺激、高齡,這種顆粒會破碎並逐漸消失(亦稱為尼氏小體消失;von Lenhos-sek稱此為虎斑融解;H.G.Marinesco稱此為染色質融解)。

特性

在尼氏小體內可看到與切斷後的軸突的再生和延長有關連的變化。並且,隨後漸漸恢復最初的數量。尼氏小體在細胞質內重新出現時,首先是從核的附近開始,然後再向細胞邊緣發展。

臨床意義

尼氏小體染色方法的改進及其在神經病理學研究中的套用
組織或細胞的染色在病理學診斷、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使用價值。組織切片染色的質量好壞對於醫學診斷,科研和教學至關重要。在傳統的Toluidine Blue(甲苯胺藍)染色過程中,僅考慮對細胞核和尼氏小體進行染色,未考慮細胞漿和其他細胞器:而改進後的甲苯胺藍染色方法在甲苯胺藍染色後用伊紅再染色,既考慮對細胞核和尼氏小體進行染色,也對細胞漿進行了染色。結果顯示傳統的Toluidine Blue染色結果光鏡下觀察,細胞核和尼氏小體都可見,即尼氏小體為深藍色,細胞核為藍色,染色背景為淡藍色;改進後的染色結果光鏡下觀察,尼氏小體為紫藍色,細胞核為藍色,染色背景為粉紅色。可見,改進後的染色方法染出的組織切片比傳統的要清晰、美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病理學的研究也隨之發展,病理技術勢必進一步提高,來適應科技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改進的尼氏小體染色法能夠使腦組織切片更清楚觀察,更有利於醫學工作者對神經組織及尼氏小體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