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克

尼木克,女,1938年出生,新疆阿勒泰人,新疆蒙古族民間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木克
  • 國籍中國
  • 職業:新疆蒙古族民間藝術家
  • 性別:女
基本信息,人生經歷,現狀,代表作品,

基本信息

在解放前夕,她曾在布爾津縣圖瓦部落生活多年,解放後回到阿勒泰工作。

人生經歷

1860-70年代,在鎮壓“中亞屠夫”阿古柏組織的地方叛亂中,活佛棍嘎扎勒組織民軍,身先士卒,戰功卓著。戰後,清政府允許他在阿勒泰這一個沒人定居的地方修建一座寺院承華寺,弘揚佛法。他帶著一些喇嘛,沿途收留了一些無處可去的災民——40戶蒙古族民眾,40戶漢族民眾,來到阿勒泰市(現紅墩鎮),從此阿勒泰市有了定居者。從此,活佛帶著喇嘛修廟念經,蒙古族放牧,漢人種田,互幫互助。蒙古族和漢族之間關係融洽,也通婚,至今當地的蒙古族與曹家、惲家等漢人家族保持著親戚關係。尼木克的祖先從此定居在阿勒泰(現紅墩鎮)。
1938年,尼木克出生,根據蒙古族(薩滿教)風俗,長子的第一個孩子要交給長輩撫養,所以尼木克就離開父母跟著爺爺長大。童年時代和現在很多牧區的孩子一樣,跟著父母隨著牲畜轉場,夏天住在烏齊力克夏牧場,到了冬天,又轉場於福海冬牧場。
1945年,尼木克7歲,因新疆內部混亂,他們遷徙到布爾津縣禾木哈納斯,和圖瓦人生活在一起。春季,她騎著小蒙古馬賓士在淺淺的草道,看道邊的小松鼠蹲在松樹邊尋找松果;夏季,她和小夥伴上山挖野生百合,尋找可以充飢的野果;冬天就坐在大人身邊看他們圍著一盤羊肉抱著一壺馬奶酒唱歌跳舞。和圖瓦人生活在一起,她學會了《雪山》、《唱給父親的歌》、《母親》、《十二生肖歌》、《贊馬歌》等上百首民間歌曲。
1952年,14歲,爺爺和父母根據財產的多寡和社會地位的高低,為她選擇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巴圖巴依爾做她的丈夫,定下娃娃親。
1956年,18歲,戀人正處於打拚事業的年代聚少離多,她曾為巴圖巴依爾自編自創歌曲。尼木克歌頌自己美好的愛情:禾木的草地上開著七種顏色的花,兩個人騎在馬背上,是那么地親密友好……(《馬背戀歌》)
1949年後,尼木克學會了歌唱毛主席、共產黨的歌曲,她在現在紅墩鎮參加勞動期間,她跟漢、哈、回等民族的姐妹走在田間的小路上,她們用歌聲歌唱新生活,歌唱毛主席,歌唱共產黨。“生活就像朝陽一樣充滿蓬勃生機……”40歲至60歲間,尼木克的演唱、創作事業達到了頂峰。
1981年,43歲,已經成為阿勒泰地區有名的民間藝術家。為保存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新疆地方志和藝術部門工作人員採訪了她,新疆人民出版社研究蒙古史的專家道爾加拉帶著錄音機來到阿勒泰,將她演唱的近百首歌曲進行錄製。經專家修訂後,九首民間傳唱的歌曲收錄在了《中國歌謠集成新疆卷——蒙古族分卷》,作為蒙古族優秀傳統藝術永久性保存。
1986年,巴圖巴依爾,肯吃苦性堅韌,沉默寡言,為地方人民工作,在當地獲得好評,曾任政協主席,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此後的尼木克以撫養孩子為主。

現狀

已退休,孩子都長大成人獨立生活,老人在阿勒泰地區安享晚年。因積勞成疾,腿腳略殘疾。

代表作品

《馬背戀歌》、《兩隻小山羊》等。其中自編自創的代表作有:
《阿勒泰的山水》
尼木克去參加弟弟定婚儀式的途中創作的。
“在阿爾泰的山頂上,爬山松的香味飄來,在兄弟之間,我要成為對別人最有幫助的人;
阿爾泰最高的山峰和近處山峰的顏色不一樣,仿佛香菸在繚繞。
天一樣藍的山上,花朵盛開,香味芬芳,
我騎著紅鬃馬走過烏齊力克(中牧場),去看望年輕的妹妹(指弟妹),我又換了一匹黑走馬,到了喀拉希力克,
尊敬的親家啊,我帶來了奶酒敬天、敬地、敬親家。”
《思念》
1956年,18歲時,尼木克因思念在外奔波的愛人時創作。
我站在草原看見遠處山頂上有一個駱駝的影子,
我的眼睛就有了你的影子,那是不是你啊?
我站在草原看到山那邊有一群馬,
我的眼睛裡有了你的影子,那一定是愛情的影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