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酣隱

尤酣隱,1919年10月出生於江蘇無錫西漳鄉。1937年11月起,在武漢開始從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8月到達延安,正式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曾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抗戰期間,尤淇曾任八路軍120師戰鬥宣傳隊文化教員。解放戰爭期間,曾任四平第二區政府的秘書、區委書記,原遼北省委的《勝利報》記者,第四野戰軍新華社特派記者等,從事宣傳報導工作,並曾隨軍到達冀中、東北、海南等地。 1952年後,歷任《南方日報》副總編輯,新華社廣東分社社長、浙江分社社長、安徽、江蘇分社社長兼黨組書記等。1984年9月離休,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4月6日病逝於南京,享年94歲。

在1957年的反右派鬥爭、1958年“大躍進”、1959年的“反右傾”鬥爭,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尤淇曾多次在新華社內參著文,批評中央錯誤的“左傾”政策。譬如,1956年,在起擔任新華社廣東分社社長期間,尤淇由於批評地方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冒進而受到嚴厲批評。1959年,他在新華社浙江分社工作期間,曾在諸暨縣楓橋公社進行調查並撰寫4篇內參稿,直指“大躍進”的弊端,如使農業生產出現萎縮,導致農村勞動力外流,以及不合理的分配製度使基層農村幹部受益等問題。尤淇明確指出:“人民公社辦早了,辦糟了,希望中央趕快糾正,若不糾正,天下從此多事矣”(註:沙金:《新聞記者要有脊梁骨》,刊《新聞記者》1985年第9期第17頁)。
由於這些尖銳的批評性文章,在隨後展開的“反右傾”運動中,尤淇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行政級別連降4級,並被下放到無錫家鄉從事農村勞動。但他並為因此而停止關心基層問題和普通民眾的實際困難。1960、1961兩年,他先後兩次寫信給毛澤東,痛陳人民公社的種種弊端,以及基層農民對人民公社的反感。在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尤淇因這兩次上書而受到更加嚴厲的迫害。1970年,他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下放工廠勞動。直到1981年“撥亂反正”後,才獲得平反,並被重新任命為新華社安徽分社社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