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村鎮(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尚村鎮)

尚村鎮(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尚村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尚村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東大門”,東臨戶縣,西接終南,南望秦嶺,北瀕渭河,總面積64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轄27個行政村,227個村民小組,12000戶村民。轄區內有“505”基地、周至六中、周至縣職教中心、西部駕校、海洲大酒店、宏達包裝材料廠、寰宇工藝廠等事企業單位16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尚村鎮
  • 別名:尚村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
  • 下轄地區:尚村社區和2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尚村鎮中心街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0403
  • 面積:62.9平方千米
  • 人口:5.2萬人
  • 方言:關中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西安、西安北站
  • 車牌代碼:陝A
  • 代碼:610124106
  • 位於:周至縣東北部
  • 新建設施:計生文化綜合服務樓
  • 稅收總額:28萬元
  • 人均純收入:293元
  • 人口增長率:4.3‰以下
鎮情簡介,歷史沿革,項目建設,計畫生育,經濟建設,

鎮情簡介

尚村鎮位於周至縣東北部。轄尚村1個社區和尚村、宋灘、新范、張寨、臨橋、臨川寺、新河、鐘徐、梁家、馬村、西岩坊、澗里、南寨、神靈寺、王屯、西坡、留村、圪塔頭、西鳳頭、圍牆、西岩、新民、張屯、龔家莊、西晉、大水屯、小水屯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尚村,距縣城25千米。西寶公路橫穿東西,向南支出尚九公路。古蹟有臨川寺,建於宋代。代碼:610124106。

歷史沿革

民國為甘河鄉,1949年設甘河區甘河鄉,1956年成立尚村鄉,1958年建公社,1984年復為鄉,1996年改鎮。1996年,面積62.9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轄尚村居委會和王屯、宋灘、臨川寺、新河、西岩村、張屯、新民、澗里、南寨、神靈寺、西坡、臨橋、西岩坊、留村、圪塔頭、張寨、西鳳頭、梁家、新范、圍牆、龔家莊、鐘徐、大水屯、小水屯、西晉、尚村、馬村27個行政村。
尚村鎮 建於漢代的眉塢嶺遺址上,西距周至縣城25公里,鎮東500米與戶縣毗鄰,是鄉政府駐地。1987年12月尚村鄉漢代墓葬群出土有秦代的蟠螭鏡、半兩錢,西漢中期的連弧星雲紋鏡和前期的弩機、鴨蛋壺、彈丸、彩繪陶倉、綠鉛釉頂壺等珍貴文物,對研究我國漢代科技和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
據考,明代在臨川寺置青陽鎮,因交通不便,遂遷於尚村,鎮內建有城隍廟、火神廟、戲樓等雄偉建築。清同治年間和民國5年(1916)連遭兩次兵燹,街房及古建築盡毀,街市頹廢,蕭條不振。50年代初鎮上僅有600餘人,房屋200餘間。尚村地勢優越,西寶路穿街而過,交通方便,縣商業系統在尚村鎮設有百貨、五金、藥材、煤炭等8個批發貨站,分管縣東農副產品收購、供應及工業品批發。文教、衛生、工交、財貿、郵電等事業有發展。建立了農械廠、棉絨廠、糧站、貨站、供銷社、稅務所、工商所、郵電所、醫院、中學等20餘個單位。由於眉塢嶺一帶土質粘細,發展建材工業得天獨厚,鎮上興建建材廠3個,輪窯5座,年產磚、瓦4千萬塊(頁),遠銷周、戶各地。198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596萬元,稅收總額28萬元,人均純收入293元。

項目建設

尚村鎮項目建設情況
投資50萬元建設計生文化綜合服務樓,目前該工程已竣工。 新增苗木花卉面積100畝。
建沼氣池300餘個,實施改水、改廁、改圈、改灶,改變村容村貌

計畫生育

尚村鎮計畫生育工作進展情況
2009年上半年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4.3‰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6%以上;出生漏報率控制在3%以下;重點對象“三查”率達100%,一般對象“三查”率達98%;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例治理工作,二孩新生嬰兒性別比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計生轉移支付經費落實到位;農村獨生子女、雙女結紮戶九年義務教育減免兌現率達100%,養老保險投保率達99%以上。

經濟建設

尚村鎮2009年工作要點(摘要)
尚村鎮(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尚村鎮)
2009年,我鎮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縣委部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狠抓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亮點。繼續實施以養殖業為龍頭,以一村一品為基礎,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動力,擴大勞務輸出,加大招商引資,推進城鎮建設,促進全鎮黨的建設和政治、經濟、文化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切實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實現鎮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確保11%,財政收入可比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各項事業繁榮發展,人民民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樹立現代農業理念,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要求,不斷最佳化糧經結構、種養結構、農產品品種結構,積極發揮農民技術學校的作用,做好小麥良種、新型農業機械及科學種田技術的推廣。提高傳統農業的科技含量,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因地制宜,紮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沙質壤土適宜蔬菜種植的優勢,在沿渭一帶做好宣傳及種植技術推廣,為優質蔬菜基地建設開好頭。
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發揮鎮域範圍內在外務工人員多、門路廣和職校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提供信息,搞好中介培訓服務,把勞務輸出作為振興鎮域經濟的大事來抓。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培育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積極引導農民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充分發揮示範村的帶動作用,擴大推進村規模,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經濟支撐。提升“一村一品”的質量和品位,科學發展,增加經濟收入。笤帚縛綁、竹器編織是我鎮不少村的重點手工產品,生產成本較高,經濟效益較低,我們要積極組織組建專業協會,走出尚村,招攬業務,變家庭生產日用品為工藝品,在提高經濟效益上下功夫。做大做強養殖業。抓好南片以西晉、大水屯為中心的養雞業,北片以澗里為基地的養豬業,沿渭以張寨為龍頭的養牛業,通過三個方面,做大做強我鎮的養殖業。同時,抓好以澗里農信養殖場及廣西客商孵化場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明確畜禽防疫責任,把防疫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養殖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支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內引外聯,擴大對外開放,引進資金,引進人才,引進項目,開發沿黑沿渭一帶濕地,發展農家樂和旅遊開發項目;對沿108國道的村,要引進項目搞苗木花卉,發展大棚蔬菜生產。
合理確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按照“試點示範,重點推進”的思路,選取班子健全有力,交通便利,經濟基礎好,民眾積極性高的村為試點村。同時為其他村努力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幫扶力度,縮村與村之間的差距,促進新農村建設由點向面,穩步發展。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推進試點村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村黨支部活動室及文化、體育陣地建設,加強雙委會及民眾組織建設,加大田、水、電、村、路綜合整治力度,搞好村容村貌及衛生整治。抓好各村的出村路建設、鎮村道路和街道衛生的管理經常化工作。
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多渠道多層次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促進全民創業的各項措施,以全民創業帶動就業,引導“打工潮”向“創業潮”方向發展。
積極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堅持不懈的抓好計畫生育工作,認真落實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最佳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抓好文化、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活動,完善鎮、村兩級民眾文化網路;加強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嚴格保護耕地,盤活閒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搞好綠化、美化,禁止焚燒秸桿,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