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尖首刀鑄行於燕、中山兩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於城內發現的其它
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
明刀的先導。
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
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於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於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於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厘米,寬約1.8-2.6厘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
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厘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於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於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厘米,刀首寬2.2-2.8厘米,重11-15克。
歷史研究
尖首刀是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貨幣,儘管古錢幣學者對此論尚有分歧。有的認為尖首刀是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中、上游的郭、虢、鮮虞等國所鑄;有的認為是燕國長城以南一個地區的特殊貨幣;有的認為是燕國境內少數民族早期的貨幣;但其出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古代燕國的境內,故大多數學者現仍將其定為燕地
鑄幣。 尖首刀的形制和春秋戰國時期
齊國所鑄的各種“齊刀”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如刀背隆起、有廓、刀環寬出刀柄較大、刀柄上有兩道縱紋等。
古時齊、燕兩國相鄰,多有爭戰,燕國早期的經濟水平較齊國落後。兩國經濟關係往來密切,燕國的經濟發展受齊國影響較大,
燕國鑄幣自然會受到齊國的影響。從現有的齊、燕兩國所鑄貨幣的風格特點來看,不僅兩者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且齊國所鑄“齊刀”的工藝水平,精美程度,遠勝於燕國的尖首刀,既證明了兩者之間應有的傳承關係,也說明了尖首刀的鑄地距“
齊刀”鑄地不遠。
燕國所鑄的尖首刀常品中,大小多種版式和異品版式以及出土於燕地、傳為當時少數民族政權所鑄的針首刀作為中國古代先秦貨幣的一個組成部分,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吸引著今天許多
古錢幣愛好者的追尋。
尖首刀的形制、面文、品相和存世數量的差異決定了它們不同的市場價值,從每枚數千元至100多元不等。
由於尖首刀鑄成於2000多年前,刀體又薄,儘管有時出土較多,但品相完美,無殘缺,變形者不多,其異品和針首刀更為少見。因市場對先秦貨幣有一定的需求量,故各種仿製水準的“尖首刀”應運而生。
大多數仿製的“尖首刀”水平較低,容易辨識。仿品刀身較真品厚,紋飾和符號文字不是不清楚,就是過於清晰,且比真品粗糙。這是因為尖首刀真品的刀身厚如薄紙,仿製真品打模翻沙做范時,刀身自己的厚度加上鏽蝕的厚度和仿品范模成型乾燥後縮水的間隙,使仿品無形中就會比真品厚了許多,邊廓、縱紋、文字、符號等凸起陽線部分自然就粗了。加之大部分“尖首刀”常品的市場價在100多元至百元不等的中低檔價位,使仿品倒不如中高檔價位的方孔圓錢
贗品多且不易辨識。
其仿製“尖首刀”的形制與真品相較無二,多仿常見的中、小型“尖首刀”常品,刀身薄厚與真品完全一致,刀柄上仿出兩道細細隆起的縱紋。雖然仿品刀環略扁,柄上兩道縱紋間距較大,但一般人不易察覺。即使發現了也會認為是版別的不同,且仿品作出了帶有鋸齒狀的鏽蝕痕,表面也做出了硬銹的隆起狀,十分逼真。刀身做的無可挑剔。邊廓和符號的粗細與真品一樣,並把刀身作出窖藏受壓後彎曲,刀身先作出黑銹地子後覆滿蔥心綠色仿銹,布滿綠銹的刀身上偶見一、二處黑色地子,部分
綠銹結成
疙瘩狀的硬銹,並泛著像真品鏽蝕上才能泛出的錫光,十分誘人。
作偽者自產自銷,不僅仿錢作的好,賣錢的技巧也頗費心思。在市場擺攤售錢時,面前只擺幾把“尖首刀”贗品,旁邊放一些雜項式普通古代銅錢真品,賣“尖首刀”要價時,總比真品低許多,純正的河北口音和質樸的外表,如何挖出“尖首刀”的故事,讓眾人深信不疑,少數古錢幣經營商們知假買假,圖便宜。而大部分人就把它當成真品買走收藏去了。
在北京每年舉辦數次的“中國錢幣交流大會”上,“尖首刀”一天賣量近萬元。這就意味著至少有幾百枚“尖首刀”的仿品走向全國各地,加上從其他渠道流走的,一年之中約有上千枚的“尖首刀”仿品沉澱在古錢幣買賣流通領域和收藏者手中,被相當一部分人當成真品。
在古代
趙國邯鄲,已經看不到古時邯鄲人傳下來優美的步態,但從邯鄲人能仿製出惟妙惟肖燕國“尖首刀”,卻使人們對“邯鄲學步”又有了一種新的
演繹。
分類
可分為三式
刀首尖:
刀頭寬大,弧背,凹刃,斜首。面幕周緣有廓,刃部廓線不太明顯,背緣隆重起,刀背兩側外廓在與刀柄相交處中斷,
刀柄面幕上的兩直紋高於刀柄的廓線。刀環一般為圓形,也有橢圓形,面文一般為一個字。刀尖短,弧背陡直,刃凹,
刀身外廓中斷於與柄相交處,柄部面背均有二直線,環為圓形,面文為一個字。首部尖細如針,
錢文多為抽象符號。
尖首刀是先秦古刀幣的一種其形制有顯著的特點“刀形上銳,故以尖首刀名之”
①這種刀首尖銳,刀背凹弧的尖首刀幣是先秦刀幣中鑄行最早的一種貨幣,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這種貨幣應是春秋中期以後,白狄族及白狄所建諸國的貨幣。
②一尖首刀的類型結構及其時空特徵對尖首刀類型的分類研究,泉界諸賢做了很大努力。朱活先生把尖首刀劃分為兩大類型:Ⅰ型刀尖較短,刀身外緣有廓隆起而斷於柄部,面背間均有二直紋。柄端有圓環。Ⅱ型刀身較短,刀刃特長,刀身外緣廓,柄較窄,柄面有二直紋,背僅有一直紋,柄端有環,呈豎立的橢圓形。
其他
春秋時期,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並行流通。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
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燕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元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
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
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出土
河北
藁城市北樓村於1982年秋發現一批窖藏尖首刀幣。據現場觀察者介紹,這批尖首刀原儲藏在一件泥質灰陶罐內,是村民從距地表約2.5米深處挖掘出來的。出土之後,陶罐當即破碎,所盛的刀幣儘管銹跡斑斑,字跡卻依然清晰可辨。
尖首刀共出92枚,形制基本相同,弧背凹刃,刀首寬大,呈斜坡狀;刀背兩面外郭隆起,截斷於與刀柄相交處;刀刃和刀首部分不留外郭,形頗輕薄;刀柄略呈弧度,外郭不甚明顯;柄面縱線多為兩條,少數為一條;刀環圓形者居多,橢圓形者較少。刀幣形制雖然相類,但其形體大小並不一致。寬大者,重16.1克,通長17.3刀首寬2.6、刀尾寬2.1、環徑2.3厘米;較窄小者,重14.5克,通長16.7、刀首寬2.3、刀尾寬1.5,環徑2.2厘米。
在這批尖首刀幣之中,無論寬大者還是窄小者絕大部分鑄有錢文,其中83枚正面有錢文,3枚面幕均有錢文,錢文多半一個字,少數兩個字,大多在刀身下部和中部,只有個別的在刀身上部。
由於缺乏直接的可靠依據,給確定這批尖首刀的鑄造年代帶來很大困難。但是,經過對比發現,這批尖首刀與
平山縣中山國古
靈壽城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即一號和二號遺址)文化層內所出,無論是形制、形體大小還是錢文都基本相同。由此可知,其流通時代也相去不遠,大略在春秋中期至戰國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