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尖舌浮蛙
- 拉丁學名:Ooeidozyga lima(Gravenhorst,)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蛙科
- 屬:浮蛙屬
- 分布區域:福建, 江西, 廣東, 廣西, 海南, 雲南
基本信息,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保護,
基本信息
定名人: (Gravenhorst)
年代: 1829
中文名: 尖舌浮蛙
原始文獻: Delic. Mus. Zool. Vrat.,1:41
模式產地: 爪哇
資料來源: 中國珍稀及經濟兩棲動物。
簡介
中文名稱為尖舌浮蛙、浮水蛙或稻田蛙,本蛙種在美國地區相當受歡迎,台灣本地亦曾有少量進口,小巧靈活的身形,突出的雙眼,全長不超過3公分的可愛迷你蛙種。雌蛙體長約30毫米,雄蛙約20毫米左右,體形肥碩;頭小,長寬幾相等;吻短而尖,無吻棱;二鼻孔位背面極相近,眼間距小於上眼瞼之寬;鼓膜不顯而輪廓清晰;無犁骨齒;舌長,後端尖而薄。前肢粗短,指端略尖不膨大;指的長短相差不大,其順序為3、1、4、2;僅指基部之關節下瘤顯著,外掌突圓而突出。後肢粗短,脛跗關節前達眼與肩部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及體長之半;跗之近端有一顯著之跗瘤,有跗褶;趾端尖細;趾間滿蹼,第四、五蹠間蹼發達;關節下瘤極小而顯著,色灰黑;內外蹠突均顯著。皮膚不光滑,液浸標本的頭、軀、四肢背面滿布大小之刺疣;顳褶明顯,枕部有橫膚溝;咽及腹部有較大之圓疣,沿腹側者成行而顯著。生活時背面為綠灰色或綠棕色,多數標本由鼻間至軀幹後部有寬的淺棕色脊紋,沿股部後方有極顯著之棕色縱紋,縱紋的上下方鑲以乳白色;跗部後外方及第五趾腹面為棕色;東南各省之標本在咽部有兩條縱行之棕色紋,雲南的則缺如;腹面白色。液浸標本背面為淺灰棕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點,有的在脊兩側具深色縱紋,股後方之縱紋清晰。雄蛙體較小,具單咽下內聲囊,聲囊孔細長。
形態特徵
成體:雄蛙體長20mm,雌蛙體長30mm左右。體小而肥壯;頭小,其長、寬幾乎相等;吻短而略尖,無吻棱;鼻孔突出位吻背面,鼻間距很窄;眼位於頭背面上側方,眼間距窄,小於上眼瞼寬;鼓膜不顯而輪廓清晰;無犁骨齒;舌窄長,後端薄而尖;下頜前方有一個齒狀突。
前肢粗短;指端細尖;第三指長,第一指略短於第三指,第二指略短於第四指或幾乎等長;指側有緣膜,基部有蹼;僅指基關節下瘤明顯,呈球形突出;外掌突較小,呈球形突出。後肢短,胯部渾圓而粗;後肢前伸時脛跗關節達眼與前肢基部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細尖,第三、第五趾略短於第四指;趾間滿蹼,外側踱間蹼發達;踱外側有膚棱;關節下瘤極小;內外踱突相距遠,均明顯隆起,內踱突高大且有游離刃。
皮膚粗糙,頭、軀及四肢背面滿布大小不等的刺疣;咽部及腹面有較大的光滑圓疣,有時對稱排列成行,體側、股後、肛周圍及脛背圓疣更為顯著;顳褶隱約可見,斜向肩基部;有跗瘤及跗褶;有的標本在咽下兩側及股前各有一對黃色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