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尖尾濱鷸夏羽頭頂栗色,具黑色縱紋。後頸和側棕皮黃白色,具黑褐色縱紋;眉紋白色。眼先、頰、耳區白色,具窄的黑色條紋。上背、肩和三級飛羽黑褐色,具寬的皮黃褐色和棕栗色羽緣。下背、腰和中央尾上覆羽黑褐色,兩側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橫斑。尾褐色。中央尾羽最暗,呈黑褐色,具棕皮黃色或灰黃褐色羽緣。外側尾羽較短,為灰褐色,具白色羽緣;所有尾羽均較尖,尾呈楔形。初級飛羽黑褐色。羽軸多為白色。次級飛羽灰褐色,近尖端處羽緣白色。小覆羽黑褐色。中覆羽褐色,具黑色羽軸紋和灰黃褐色或棕色羽緣;大覆羽暗褐色,具白色尖端,形成翅上白色橫帶。頦、喉白色,微綴黑色斑點。臉、頸和上胸白色,綴有皮黃色或棕色,具密的黑褐色縱紋。下胸和兩脅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V形斑。尾下覆羽白色,具褐色縱紋。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綴污灰色。
冬羽似夏羽。但頭頂棕色較淡。眉紋較明顯。耳區有一暗色斑。翕褐色,其皮黃褐色羽緣,扁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下體主要為白色,頸和胸綴有灰色,具不明顯的褐色縱紋。有的呈黑色胸帶。幼鳥頭頂亮棕色。具長的乳黃白色眉紋;眼先和耳覆羽暗紅色。後頸皮黃色,具細的褐色縱紋、
翕、肩和三級飛羽黑褐色,具栗色,白色和皮黃色羽緣。翅上覆羽褐色,具皮黃栗色羽緣。下體主要為白色,胸和前頸綴橙皮黃色,具細的黑褐色縱紋。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灰色或黃褐色。嘴微向下彎。腳綠色、褐色或黃色。飛翔時腳微超出尾端。
大小量度:體重♂63-114克,♀48-93克;體長♂164-223毫米,♀130-212毫米;嘴峰♂23-27毫米,♀23-26毫米;翅♂126-142毫米,♀114-140毫米;尾♂50-64毫米,♀48-55毫米;
跗蹠♂25-32毫米,♀24-3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西伯利亞凍原平原地帶,特別是有稀疏小柳樹和苔原植物的湖泊、水塘、溪流岸邊和附近的沼澤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低草地和農田地帶。棲息地高度可升至海拔2000 米以上。喜歡結群活動,在澳大利亞越冬地帶可見上千隻的大群。
生活習性
尖尾濱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為冬候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迂經中國。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在食物豐富的覓食地,也常集成大群。當受驚時常很快形成密集的群,並快速而協調地飛翔。它也常與其他鷸類混群活動和覓食。有危險時,也常採取就地蹲伏不動的方法逃避危險。有時待危險迫近時,才突然從地上飛起。常在有低矮草本植物的水邊乾草地上或淺水處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在開闊的海邊潮澗地帶活動和覓食。
以蚊和其它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小螺、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時也吃植物種子。常邊走邊覓食。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澳大利亞、汶萊、中國、聖誕島、斐濟、關島、香港、印尼、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東帝汶、湯加、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萬那杜。
旅鳥:奧地利、比利時、百慕達、保加利亞、加拿大、丹麥、厄瓜多、芬蘭、法國、德國、印度、愛爾蘭、哈薩克斯坦、吉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蒙古、緬甸、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葡萄牙、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和特里斯坦 - 達庫尼亞群島、塞席爾、新加坡、斯里蘭卡、瑞典、泰國、英國、越南、葉門。
中國分布
北京、天津(塘沽)、河北(秦皇島、北戴河、灤南、石臼坨、新安)、山西(太原)、內蒙古(烏梁素海、呼和浩特、海拉爾、大興安嶺)、遼寧 (朝陽、鐵嶺、盤錦、大窪、寬甸、本溪、康平、普蘭店、大連、千山、鴨綠江口)、吉林(白城、延邊)、黑龍江(哈爾濱、泰康、齊齊哈爾、小興安嶺)、上海(崇明、長興島、長江口、奉賢、張堰)、江蘇(大豐、射陽、鹽城)、浙江(杭州灣、舟山群島、海寧、寧波、鄞縣、溫州、甌海)、安徽(廬江)、福建(廈門、惠安、福州谷地)、江西(鄱陽湖)、渤海海峽、山東(黃河口)、湖北、湖南(長沙湘江岸邊)、廣東(陸豐、揭陽、潮安、澄海)、廣西(北海)、海南(臨高、萬寧、文昌)、雲南(昆明)、西藏( 羌塘,10月)、甘肅(蘭州)、青海(格爾木,7-9月)、台灣及蘭嶼、香港(旅鳥)。
繁殖方式
繁殖於西伯利亞凍原帶。繁殖期6-8月。營巢於富有苔蘚和草本植物的濕地和生長有小柳樹灌叢地區。巢多置於草叢下的地面凹坑內。巢內墊有柳樹葉。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或綠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9×27毫米。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