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木

尖子木

尖子木,中藥名。為野牡丹科尖子木屬植物尖子木Oxyspora paniculata DC.的全株。分布於西藏、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痢疾,疔瘡,腹瀉,吐血,尿血,月經過多,產後紅崩,帶下,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尖子木
  • 別名:小煨罐、暴牙郎、秤桿菜、酒瓶果、映山紅、滿山紅、遍山紅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野牡丹科
  • :尖子木屬
  • :尖子木
  • 分布區域:西藏、貴州、雲南、廣西
  • 採收時間:7-9月採收全株;根全年可採挖
  • 用量:15-30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植物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微澀,性涼。

歸經

歸大腸、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

用於痢疾,疔瘡,腹瀉,吐血,尿血,月經過多,產後紅崩,帶下,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碎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

7-9月採收全株。根全年可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植物特徵

灌木,高1-2米,稀達6米;莖四棱形或鈍四棱形,通常具槽,幼時被糠秕狀星狀毛及具微柔毛的疏剛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狹橢圓狀卵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長12-24厘米,寬4.6-11厘米,稀長32厘米,寬15.5厘米,邊緣具不整齊小齒,7基出脈,葉面被糠秕狀鱗片或幾無,基出脈下凹,背面通常僅於脈上被糠秕狀星狀毛,脈明顯,隆起,細脈與側脈垂直;葉柄長1-7.5厘米,有槽,通常密被糠秕狀星狀毛,槽內被具微柔毛的剛毛。由聚傘花序組成的圓錐花序,頂生,被糠批狀星狀毛,長20-30厘米,稀較短,基部具葉狀總苞2;苞片和小苞片小,披針形或鑽形,長1-3毫米;花萼長約8毫米,幼時密被星狀毛,以後漸脫落,狹漏斗形,具鈍四棱,有縱脈8條,裂片扁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頂端急尖,具突起的小尖頭;花瓣紅色至粉紅色,或深玫瑰紅色,卵形,長約7毫米,於右上角突出1小片,頂端具突起的小尖頭並被微柔毛;雄蕊長者紫色,藥隔隆起而不伸長,短者黃色,藥隔隆起,基部伸長成短距;子房下位,無毛。蒴果倒卵形,頂端具胎座軸,長約8毫米,直徑約6毫米;宿存萼較果長,漏斗形。花期7-9月,稀10月,果期1-3月,稀達5月。

生長環境

產於西藏、貴州、雲南、廣西。生於海拔500-1900米的山谷密林下,蔭濕處或溪邊,也生長於山坡疏林下,灌木叢中濕潤的地方。尼泊爾、緬甸至越南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