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讓古城

尕(gǎ)讓古城位於貴德縣城東北40公里的黃河北岸尕讓鄉下尕讓村以西的高台上。城址東臨尕讓河深谷,城牆已成幾十米的斷崖,隔河谷為省道(西)寧貴(德)公路;西距2000米為大山,南、北兩面及古城內為農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尕(gǎ)讓古城
  • 別名:古城
  • 位置貴德縣城東北40公里的黃河北岸
  • 邊界:隔河谷
“尕”字,規模,歸義城,貴德縣的其他古城,藏蓋古城,寧河古城,

“尕”字

gǎ 會意。字從乃,從小。“乃”本指“再度”、“重複”,引申指“一系列(孩子)”。“乃”與“小”聯合起來表示“一母所生的一群年齡依次遞減的小兒”。本義:一母所生的一群年齡依次遞減的小兒。小時候的伯仲叔季
〈形〉[方]∶小――愛稱,用於姓、名、排行等之前,中國西北地區方言普遍使用此詞。如:尕娃;尕蔣
〈形〉[方]:少--通常表示數量少,如:尕尕,尕尕點,點尕尕,一尕尕
鄭碼:YMKO
U:5C15,GBK:E6D8
筆畫數:5
部首:小
再查:2畫
筆順編號:53234
86五筆:EIU
98五筆:BIU
倉頡:NSF
四角號碼:17902

規模

古城呈長方形,南北長288米,東西寬140米。城垣倒塌嚴重,但輪廓清楚。底部寬10米,頂部寬5米,殘牆高7米,黃土築成,夯土層厚0.09-0.12米。該城東牆破壞嚴重,已成為斷崖峭壁,遠望高聳雄偉,唯西、北兩面有殘牆。東、西牆各有馬面4個,南、北牆各有馬面3個,馬面底寬17米,頂寬6米,每個馬面之間相距45米,在東南角和西北角城牆有開過南門和北門的痕跡。據文獻記載,古城為漢代歸義城,現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歸義城

關於歸義城,史書多有記載。《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東漢(公元25-220年)初期,原居青海湟中的燒當羌首領滇良擊敗先零羌,奪取大小榆谷(今貴德黃河南部),滇良卒後,其子滇吾,孫迷吾、號吾、曾孫迷唐相繼與漢朝為患。於是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秋,朝廷派中郎將竇固、捕虜將軍馬武等擊破滇吾。次年,滇吾來降,護羌校尉竇林上奏為大豪,承制封為“歸義侯”,加號“漢大都尉”。到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迷吾與弟號吾率部反漢,號吾先輕入隴西郡,被郡督烽椽李章活捉,解送至郡,號吾曰:“獨殺我,無損於羌,誠得生歸,必悉罷兵,不復犯塞。”於是隴西郡太守張糾權宜放歸,羌即解散,各歸故地。
河北歸義城,在胡三省注《通鑑》卷四十七中記載:“河北,逢留大河之北也,歸義城,本漢所築,以招來諸羌歸義者。”由此可知,歸義城為漢代建築。
漢和帝永元五年(93年),護羌校尉貫友以羌酋迷唐不經德懷,遂行施諸種的離間政策,趁羌族結合解體,即刻遣兵攻擊迷唐於大小榆谷,“獲酋虜八百餘人,收麥數萬斛,遂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渡河擊迷唐,迷唐乃率部遠依賜支河曲”(《後漢書·西羌傳》)。永元十五年(103年),金城長史上官鴻開置歸義,建威兩城,屯田二十七部。
關於逢留大河,在胡三省注《通鑑》中亦有記載:“此大河即黃河。河水至此有‘逢留’之名,在二榆谷北。”由此看,逢留大河在二榆谷北,即漢代稱大、小榆谷而今為貴德地區的一段黃河。從而可知,漢代時對貴德縣以西的黃河稱賜支河,在貴德至失扎縣之間的黃河稱逢留大河。
關於歸義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西寧兵備道僉事楊應據修《西寧府新志》中有更確切記載:“歸義城,在西平之西南一百五十里處,黃河之北。”這方位正是今貴德縣尕讓古城址。《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涼州刺史部圖所標“歸義城”方位,也標在今貴德縣尕讓古城址。

貴德縣的其他古城

藏蓋古城

藏蓋古城位於黃河南岸貴德縣新街鄉原藏蓋村二社西北,北距縣城45公里。東臨塔哇河灘,南靠大山,西隔莫渠河與歪拉山相連。古城建於南山根一個三角形台地上。城呈不規則形,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基寬12米,殘高3米,夯土板築,夯土層厚0.20米。城內出土文物有筒瓦、板瓦、陶紡輪、四耳罐等陶器殘片及打制石器等,據當地民眾說還出土有兵器、盔甲、鐵犁等。1987年海南州群藝館調查後定為唐代完秀城,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從古籍記載看,疑為漢代建威城。現考辯如下。
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可知,東漢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秋,燒當羌酋迷吾與弟號吾率部落犯漢,進攻隴西界,郡督烽掾李章活捉號吾,號吾投降,眾羌即散,各歸故地。當時的護羌校尉傅育恐失朝廷信用,故欲伐燒當羌。次年,傅育奏準請隴西、張掖、酒泉三郡太守各五千人。他們未來得及合兵,而傅育自領漢陽、金城五千兵,單獨進軍,迷吾聞之,徒盧落去。於是傅育選精兵三千窮追,夜至迷吾數里的“建威南三兜谷”,準備翌晨攻擊,不料迷吾設伏夜襲,傅育戰死,漢軍敗走。這“建威”與“歸義”一樣,是後來大小榆谷屯田區域名之一,它與歸義相應並存,則為當是黃河南岸即貴德或其近旁的城塞了,而三兜谷又在它的南邊,就是沿大榆谷(貴德西河——引日本佐膝長文章)向南溯上游地帶,即莫渠(Mo chu)、塔卡爾谷(Brdg dkar hah)、無名川等三川在一起會流的附近。假若三兜是Sa rdo,意思則是“多沙礫的土地,該地是西傾山北方的草原地帶”。《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3年2期載日本佐膝長著,梁今知譯《後漢羌族的活動(一)》
漢和帝永元五年(93年),護羌校尉貫友打敗居住在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收麥數萬斛”,永元十三年(101年),迷唐又犯漢,酒泉太守周鮪代理校尉,與金城太守侯霸合兵,徹底擊敗迷唐,其種人不滿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至此,東漢徹底擊潰燒當羌,使“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無復羌寇”。次年,漢俞麋相曹風向漢和帝上奏:咱建武以來,其侵犯者,從燒當羌起,因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饒于田畜,北阻大河,地形險固,又有西海魚鹽之利,每脅誘眾羌為亂。值此,迷唐遺敗遠走。宜及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和帝即任曹風為金城西部都尉,治龍耆(即王莽時西海郡治,今青海省海晏縣三角城),遂率將士出守。後來金城長史上官鴻奏準在歸義和建威兩處屯田二十七部。護羌校尉侯霸也奏準在……逢留河地區(今貴德縣黃河北部)增加屯田二部。看來屯田地都在貴德附近,即今貴德縣的黃河兩岸。
關於這“歸義和建威”的位置在《水經注》中也有記載:“歸義夾河於建威相首尾。”這樣看,建威在貴德黃河南岸上游,居首位,而歸義在貴德黃河北岸。即為尾部。
從上述貫友打敗居住在大、小榆谷的羌人時“收麥數萬斛”及曹鳳之言看,這大、小榆谷地方的農業生產水平,在東漢已經相當發達。故此地是黃河上游曲溝以東,除貴德一帶別無他處。這是因為貴德地區自然條件在青海省中也是極為優越,是得天獨厚的農產區,至今是全省乃至全國的小麥畝產最高產區,即大面積畝產超千斤,亦為全省六大商品糧基地之一。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稱。因此,上述建威與歸義一樣,是漢軍在大小榆谷的屯田區域。屯田勢必以土地的廣闊及優劣為前提的,因貴德的自然條件是優越無疑了,其周圍又有廣闊的土地潛力。如今在貴德及其鄰縣貴南等地的平緩山坡和灘地上,留有可辯的田壠、渠道的遺蹟,疑為漢代以來大量屯田的歷史見證。又從大小榆谷地名看,顧名思義為生長著茂盛榆樹的溝谷而命名,至今貴德三河地區同樣生長著茂盛的大榆樹。但在貴德以西地區根本見不到生長著的大榆樹。
同時,更重要的建威同歸義又是漢軍的軍事據點,按曹鳳言是要鞏固二榆谷地方,以阻河曲西羌部落的東進。故藏格古城,即為建威城,真是這一屏障,其城址與歸義城一樣,背靠大山,左右及前方是深河谷,是異地同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城池。
此外,1987年海南州群藝館定藏蓋古城為唐代宛秀城。這與史書記載的方位不符。《元和志》卷三九記載:威勝軍,在積石軍(即今貴德縣城)西八十里,即宛肅城。其址在今貴德縣西八十里的貴南縣沙溝鄉一帶。而藏蓋古城在今貴德縣城南80里,故藏蓋古城為漢代建威城。再加之出土文物陶紡輪是漢代及前的遺物,絕不會是自漢代數百年後的唐軍所用遺物。

寧河古城

畢家寺古城,位於縣城南2.5公里的河陰鎮大史家村下畢家社南側。古城略呈正方形,南北長90米,東西寬80米,牆基厚3米,城頂寬0.5米,設南門,圍牆基本完好。
古城系元代寧河縣古城遺址。《西寧府新志》記載:“寧河縣古城,在所(指貴德守御千戶所)南,元屬河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六年復,十二年復廢”。從地理位置講,正好與該城吻合。明洪武三年,明徵虜大將軍徐達在甘肅定西擊敗元皇族擴廓貼木兒之後,遣征西將軍鄧愈西攻河州。這時元朝的吐蕃等處宣慰使何瑣南普降明,而鄧愈又率兵占領循化、貴德後,遂廢寧河古城,又因洪武七年(1774年),鄧愈委河州左衛指揮築貴德城(現存)時,於六年復寧河古城,十二年,貴德城竣工前夕,於是又廢此又與貴德歷史和民間傳說“先有畢家寺(城),後有貴德城”,的說法相吻合。
清順治六年(1649年),利用廢城址建成畢家寺。亦稱“慶善寺”,藏語稱“畢家扎倉”或“貢德吉哇”。門前有牌樓、校場,現已毀。
1962年10月18日朱輯吾撰《貴德縣續志》(修改稿)中說:“畢家寺即慶善寺,按遺老稱畢氏系貴德土著羌族,處貴德最早,該寺距城南四里,明時未經築城,先有此寺(即城堡),晨之守御所,活佛管理民事。牌坊猶存,予親往該寺,搭梯細閱字記。頭門牌架上刻有“我佛垂慈”四字,清順治六年建修,……二門牌架懸木匾一塊上刻“望佛普照”四字,嘉慶二十一年(1815年)特受貴德撫番分府侯補正堂稽承裕,甘肅西寧貴德營游擊馬,……”
上述記載也與元朝行政管理相符。元至元八年(1271年)置貴德州,屬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治河州)而隸中央宣政院。元朝的宣政院職責是“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以及“軍民通攝”、“僧俗並用”。因此,在今甘青藏族地區設定的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轄區內是“政教合一”的,即附“活佛管理民事”,又附“先有畢家寺(城),後有貴德城”的說法。故畢家寺古城為元寧河古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