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2015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 作者:祁慶富,史暉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6009470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2015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2015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一方面注重實地調查,另一方面運用遺產保護理論進行闡釋,這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以雲南巍山彝族打歌為例》將學術性和資料性融為一爐的基本保證。學斌在撰寫《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以雲南巍山彝族打歌為例》的過程中,也緊密結合遺產保護的工作性,與當地政府部門各級工作人員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參...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研究》是2019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丹。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研究》著力於“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承發展”兩大焦點,研討的議題和內容反映和體現了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與傳承人的關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理論...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是2019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色音。內容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稱無形文化遺產,是相對於物質文化遺產或有形文化遺產而言的。有形文化遺產通常是以文物的形態出現,主要指歷史上的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指現存的民族傳統文化,是以活的形態出現的,非...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究》2015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才讓塔。這本書講述了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制度。內容簡介 本課題以青海黃南熱貢地區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個案,研究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制度。國外對青海黃南熱貢地區的研究主要是對少數...
《民族記憶的背影——去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2007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慶。作者簡介 林慶,女,1972年生,雲南大理人,哲學碩士。現為雲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的研究。主持完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參與完成雲南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項目1項、...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2)》是202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為主題,收錄了少數民族非遺保護和傳承的相關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在《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21)》的基礎上,繼續對我國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五批...
《貴州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研究》是陳靜梅創作的民俗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5月。該書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而傳承危機又較為嚴重的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為例,研究如何保護好傳承人及其傳承活動。該書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既可能是現代對傳統的強力入侵,也可能是現代對傳統的最後...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究》是2018年10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東麗。內容簡介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不僅是國內法上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國際法所關注的重要對象。譚東麗編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究》利用比較研究法等方法探討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特別對北...
中南民族大學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該基地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民族民間文學與民俗研究和民族藝術研究三個方向,並設民俗文化研究所、民族美術研究所、民族音樂舞蹈研究所、土家族文化研究所、女書文化研究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所等六個研究機構。中南...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四、研究創新點及難點 第二章 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 一、概念界定 二、理論基礎 三、小結 第三章 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二、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利用現狀分析 三、雲南少數...
本書既有整體性巨觀思考,也有微觀性透視,既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價值功用、智慧財產權保護模式的目標與原則等基本理論問題予以闡述,也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完善方向進行了實證分析。作者簡介 穆伯祥,1972年4月25日生,博士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 相關概念界定 1.4 相關理論基礎 1.5 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2章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現狀調查 2.1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概況 2.2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現狀 第3章 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
科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訪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員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守護人類的精神家園 “非遺”保護立法迫在眉睫 中韓文化遺產爭奪硝煙再起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義重大——訪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 文化遺產與我們一道...
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保存、傳播、保護和利用等領域的研究,突出區域性與民族性,努力開創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新空間、新途徑和新思路,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撐和智力支持,推動民族地區文化和社會發展,促進中國-東協文化交流...
11 少數民族口頭遺產的價值評定和傳承路徑——以畲族小說歌為例【崔 磊】Ⅳ 案例篇 12 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髮展報告【王燕妮 趙爾文達】13 侗族大歌生成新探【龍昭寶】14 苗族蠟染的梯度開發研究——兼論工藝美術類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張 池】15 淺探甘肅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臨夏磚雕為例...
甘肅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甘肅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雒慶嬌。
同時,在中南民族大學建立了全國第一家民族類專業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近年來,以段超、柏貴喜、田敏、向柏松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廣泛開展土家族、苗族、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一系列工作為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
《彝族俐侎人《龍門調》》,《龍門調》為彝族俐侎人的民間音樂,經歷代歌手的傳唱和完善成一部較為完善的創世敘事性歌曲。書名 彝族俐侎人龍門調/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系列 ISBN 9787105111701,7105111704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裝幀 平裝 開本 16 彝族...
《薩滿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2018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佳。內容簡介 薩滿教是北方地區少數民族信奉的古老的宗教,曾在民族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對薩滿教的研究日益被學術界所關注。然而,從美術學角度,研究北方民族中薩滿藝術的文化成果則較少。基於這種研究現狀,本...
《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程》是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賈銀忠。內容簡介 本教程在編寫過程中,運用多學科理論交叉的研究方法,系統、全面地探討和研究了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的生存、搶救和保護現狀,對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界定、分類,還對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
《湘西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活態傳承》是2019年8月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文憑,羅惠。內容簡介 自2011年起,作者一直從事湘西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成功立項了2019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湘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研究》和2018年邵陽市科技計畫項目《花...
布洛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古老的傳說中,布洛陀是壯民族開天闢地、無所不能的創世始祖。據壯族創世經詩《布洛陀》記述,布洛陀是壯族的“祖公”,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文化是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內涵包括壯語、麽教、稻作文化...
以湖北民族學院為案例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中心環節,校園文化活動是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有效手段,並重點從營造非遺校園文化氛圍、開展課堂教學文化活動、最佳化校園文化活動載體、創新校園文化活動方案四個方面探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的校園文化活動路徑。
《雲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研究》是郭家驥等創作的民俗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5月。該書對迪慶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麗江古城、石林“阿詩瑪文化”、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遺產、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田野調查,總結了雲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的成就和經驗,分析存在問題...
周小三,2012年12月,周小三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臨滄市申報。申報項目: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保護措施 1992年5月,傳承人和聖文在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了東巴造紙定點作坊,製作專供研究所修補、複製東巴經的紙張,也得到了一定的收益。2000年,麗江玉龍雪山開發...
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所使用的原料豐富,製品花色品種雖不多,但工藝古老且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傳承狀況 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技藝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產物,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掌握這項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傳承人物 帕熱坦木·吐爾迪,女,1965年7月出生,維吾爾族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年3月,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發展 有限公司的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入選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的“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7年3月9日,“中國少數民族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暨文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在其中得到展示。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