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鰭鮪(青乾鮪魚)俗名:黑鰭串、串仔、長實、長翼。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稍側扁;尾柄細長,平扁,每側具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每側另具小隆起脊2條。眼中大。上下頜各具細小尖齒一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黃鰭鮪
- 拉丁學名:Thunnus tonggol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基本資料,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基本資料
俗名: 黑鰭串 串仔 長實 長翼
英文名:Oriental bonito,Northern bluefin,Northern bluefin tuna,Blue-fin tuna,Blue fin tuna,Indian long-tailed tuna,Longtail tuna
中文名:小黃鰭鮪青乾鮪魚
科名:Scombridae
科中文名:鯖科
同種異名:Kishinoella rara, Kishinoella tonggol, Neothunnus rarus, Neothunnus tonggol, Thunnus nicolsoni, Thunnus rarus, Thynnus tonggol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由日本南至巴布紐幾內亞及澳洲,沿印度、阿拉伯半島南部、紅海至索馬利亞的沿岸。中國台灣各地均產,尤以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模式種產地:Batavia, Jav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10米
最大體長:145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英文名:Oriental bonito,Northern bluefin,Northern bluefin tuna,Blue-fin tuna,Blue fin tuna,Indian long-tailed tuna,Longtail tuna
中文名:小黃鰭鮪青乾鮪魚
科名:Scombridae
科中文名:鯖科
同種異名:Kishinoella rara, Kishinoella tonggol, Neothunnus rarus, Neothunnus tonggol, Thunnus nicolsoni, Thunnus rarus, Thynnus tonggol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由日本南至巴布紐幾內亞及澳洲,沿印度、阿拉伯半島南部、紅海至索馬利亞的沿岸。中國台灣各地均產,尤以東部及南部產量最多。
模式種產地:Batavia, Jav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10米
最大體長:145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稍側扁;尾柄細長,平扁,每側具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每側另具小隆起脊2條。眼中大。上下頜各具細小尖齒一列。鰓耙正常,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9-27。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片特大,形成胸甲。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I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相當近,其後具8-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不特別延長而略呈鐮刀形,較胸鰭為短;胸鰭略短於頭長,僅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尾鰭新月形。體背側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有5-10條銀白色點狀縱帶。背鰭、胸鰭及腹鰭灰黑色;離鰭均為黃色而帶灰緣;尾鰭灰黑而帶黃綠色光澤。
棲所生態
沿岸表層洄游魚類,具有避開混濁水域及低鹽度水域之習性。以洄游性之小型魚類,如鯖等為食,亦捕食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漁業利用
沿岸重要之漁獲物,全世界年產量在100,000-500,000噸。一般漁法包括延繩釣、圍網及流刺網等。可作生魚片或加工以及各種烹煮調理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