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學史
小麥雪腐葉枯病曾是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病害,於1961年首次在豐產3號上發現。此後,在青海東部農區、甘肅武都地區、四川成都平原、西藏自治區以及江蘇省的一些地區也有發生。
病原特徵
小麥雪腐葉枯病病原為雪腐格氏霉(學名:
Gerlachia nivale (Ces.) W.Gams et E.Mall. =
Fusarium nivale (Fr.) Ces.),屬
半知菌亞門、絲孢目、格氏霉屬
真菌。病菌在病葉上產生
分生孢子座,形成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新月形,兩端鈍圓,無腳胞,無色,0-3個隔膜,以1個隔膜為主,大小(11.3-22.8)微米×(2.3-3.3)微米。有性態為子囊菌亞門、球殼目的
Monographella nivalis (Schaffn.) E.Mall. =
Calonectria graminicola (Berk. et Br.) Wollenw.。
子囊殼埋生於枯葉內,散生。子囊棍棒形。
子囊孢子橢圓形,兩端漸細而鈍圓,有時稍彎曲,0-3個隔膜,以1個隔膜為主,大小(11.4-16.3)微米×(2.6-3.6)微米。
病菌生長溫度範圍較寬,為-2℃至30℃,以19-21℃最適。該病原除為害小麥外,還可以為害大麥、燕麥、黑麥、玉米等多種
禾本科植物。
為害症狀
小麥雪腐葉枯病從小麥幼苗起到成熟前都有發生。麥株的各部分均能受害,但以生長後期受害造成的葉枯、鞘枯、穗部赤霉影響最大。在整個小麥生長過程中為害的部位和表現的症狀不盡相同。
冬麥一般不易察覺,隆冬後剖土檢查,始見埋於土中病株的外層葉鞘變褐,其範圍可以很大,向裡面發展的較少,相應的葉片正常,因此看不到地上部分有異常變化。葉鞘變褐常由多種病菌造成,進一步的鑑定需藉助於分離培養。簡單可靠的方法是:將變色葉鞘切成小段,無需表面消毒,直接移置到培養基上,放冰櫃內培養,此菌能在低溫下生長,這樣既可以分離到病原菌,又可以免受其他菌類干擾。長出的菌落為白色,見光後為淺橙色。與小麥上的其他致病的鐮刀菌不同,該病病原菌能在低溫下生長,病害在冬季仍在緩慢地發展,所以小麥返青後不久,老的越冬葉片很快死亡,有的變為紅色,有的變為黃色。症狀開始從地上部分顯現出來。剖視埋於土中的相應葉鞘已變褐腐爛,但包在裡面的葉鞘則僅有輕微的變色或不變色,因此對小麥的影響不大。
小麥拔節後,葉鞘開始由地下轉向地上部分變褐,症狀進一步明翠。當土壤濕度大時,葉鞘變褐的程度較深,近紅褐色,濕度小時,程度較淺,近黃褐色。有時也向內發展到莖稈上去氣多呈暗褐色稍凹陷的長條狀。葉片上出現病斑最早在3月中旬到下旬,多發生在貼地面的葉片上,病斑較小,約1厘米左右,有明顯的邊緣,深褐色或暗褐色,中間褐紅色,可檢查到大孢子。溫度升高和濕度增大後,病斑可擴大到2-4厘米,邊緣漸不明顯,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發生在葉緣上時則為半圓形。在病斑的發展過程中,有時為淡黃色,有時為水浸狀暗綠色,後變為褐色,最後常形成數層顏色深淺不一、但又不明顯的輪紋狀斑。天氣潮濕時,在病斑中部常覆有淺薄的磚紅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在病斑擴展的前緣,也常有白色菌絲薄層,早上迎光觀察,十分明顯。在感病嚴重的小麥葉片上,4-5天后葉片黃枯死亡。如隨時停止保濕,病斑即隨時停止發展。
小麥雪腐葉枯病雖叫葉枯病,但自始至終受害最大的是葉鞘。小麥揚花後,在旗葉喇叭口處發生失綠的斑塊,有時為褐色,逐漸向下發展,可達到葉鞘的2/3,以至全部。天氣潮濕時,也生有桔紅色霉狀物,葉片很快死亡,對小麥灌漿成熟影響很大。此外,該病也可以發生在穗子上,造成穗腐,外觀上與禾穀鐮刀菌造成的小麥赤霉病穗腐相似。
侵染循環
病菌可通過種子傳染,也能通過土壤傳病。但起作用最大的是病株殘茬上子囊殼所釋放出來的子囊孢子。小麥收穫後,帶有大量子囊殼的病株殘茬遺留田間。秋季遇雨,子囊孢子從子囊殼中釋放出來,侵染剛出土的麥苗。埋於土中殘茬上的病菌也可以直接侵染。秋苗發病後,不易察覺,直到來年春季,莖基部明顯變褐,症狀才顯現出來。以後,隨著季節的推移,病害繼續發展。同時,通過大分生孢子的傳播侵染和菌絲的連靠傳染,更加速了病害的蔓延為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陝西關中地區)開始形成子囊殼。子囊殼主要在1-3節莖基部葉鞘上,以離地表2-10厘米處最多。
流行規律
小麥雪腐葉枯病菌喜低溫高濕。在中國陝西關中地區,該病主要發生在灌區和高寒陰濕山區,旱塬地區很少發生或不發生;灌區中,又以土質粘重的地區發生較重。小麥生長後期多雨,氣溫偏低,有利於病害流行。播種期與小麥雪腐葉枯病的發生也有一定關係。早播小麥由於出土後正趕上秋季多雨的季節,子囊孢子的釋放量大,發病較晚播小麥重。矮稈品種著葉位置低,葉層茂密,連靠機會多,通風透光差,株間濕度大,發病往往較重。化肥施用量過大會顯著地降降低麥品種的抗病性,加重病害的發生為害。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據觀察,株高中等,葉層較稀,葉片上舉,葉面不易存積水滴的小麥品種,一般抗病性較強。
改良栽培技術,合理進行密植:適當密植,保證麥田株叢間通風透光,可有效地減輕小麥雪腐葉枯病的發病程度。施肥要合理,勿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鉀等肥料成分的配合。小麥生育中、後期,追施速效性氮肥,不能過晚過多。澆水防止大畦漫灌,特別是孕穗期後,應適當減少澆水量和次數,避免田問過濕。此外,適期早播,實行條播,及時除淨麥田雜草等,對減輕雪腐葉枯病的為害亦有一定作用。
藥劑防治:常發區和高產密植田塊,在小麥雪腐葉枯病發生盛期前,應加強田間巡視,注意病害發展情況。流行前,可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1000倍液,間隔7-10天,再噴一次,如病勢特別猖獗時,可連噴3次。噴藥時間,第一次一般在抽穗期,第二次為揚花期,第三次在乳熟期。具體時間應依田間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