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學史
在中國新疆北部農村,小麥雪腐病混稱為凍害、雪害。該病發生的歷史很久,但早期缺少具體記載。已知在歐洲、亞洲、北美均有發生。廣泛分布於積雪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的冬小麥產區,但在積雪達到兩個月以上時,冬大麥也會嚴重發病。在北歐和日本發生的較多,為害也較大。在中國新疆發現於1954年,是天山以北冬小麥苗期普遍嚴重發生的一重災害性病害。發病後輕則分櫱死亡,嚴重減產,重者收穫無望。1973年,中國塔城縣紅衛公社八一大隊三生產隊種的1700畝冬小麥因該病的嚴重發生而全部翻耕改種。
病原特徵
小麥雪腐病原菌為肉孢核瑚菌(學名:
Tygphula incarnata Lasch ex Fr.),是一種
擔子菌,通常由菌核繁殖。菌核呈球形或扁球形,黃褐色,後變黑褐色,大小(0.5-3.0)毫米×0.5-2.5毫米。
菌核通常萌發成菌絲體或增厚的分枝的不育構造。每一菌核產生1-4個子實體。子實體肉色,棍棒狀,無分隔,大小(3-40)毫米×(0.25-0.5)毫米,頂端有4個小梗,各著生1個擔子孢子。擔子孢子無色,近腎臟形,大小(5-14)毫米×(2-6)微米。
為害症狀
為害根、莖、葉、葉鞘。多發生於前年12月至次年3月的麥苗期,症狀明顯,病狀和病徵都很清楚。
麥苗整株受害,病苗在積雪下腐死,狀似開水燙死,根部軟弱腐死,細根易斷,容易拔起。在積雪時,除去積雪,在病苗的病部生有白色綿毛狀物,到4月份積雪融解後,病苗呈灰白色枯死狀態,鋪臥地面,根莖部分變褐色。此時檢查病苗,在病株根、莖、葉、葉鞘的枯死組織上,常結生有很多穀子粒到芝麻粒大小不等的,白色至茶褐色成熟度不同的小菌核,乾燥成熟的菌核呈暗褐色至黑褐色,菌核是圓形,扁圓形至橢圓形的小硬塊。在融雪後病害停止發展時候,可以看到有不同受害程度的病苗,受害嚴重的病苗在積雪下全部腐敗枯死,發病輕的病苗,僅外部個別老葉和葉鞘受害枯死,內部新葉沒有受害,病苗還能繼續生長。因此,在病田觀察時,常會有融雪時嚴重,以後稍輕的現象。融雪初期在病苗上所看到的白色綿毛狀物,是病原菌的菌絲體,菌絲交錯蔓延於病組織內部,也纏繞擴展於病部的表面。融雪後,在病苗的枯死部分所看到朗,顏色不同、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形粒狀硬塊,是病原菌賴以休眠越夏的菌核,所以也叫雪腐菌核病、小粒菌核病、茵核病。菌核結生於病部緻密的菌絲體中。
侵染循環
脫落於田間的菌核是小麥雪腐病的主要侵染來源;未腐熟的冬小麥莖葉堆肥中存在的未失去生活力的菌核,也可能成為該病的侵染來源。病菌於春季積雪融化後,在麥苗上產生
菌絲層和菌核,夏季以菌核狀態在土中休眠,秋季寒冷時茵核萌發直接產生菌絲或白色細微的菌絲束,侵入寄主的幼苗。菌核萌發也能產生子實體,子實體上產生擔子孢子,萌發後再造成初次侵染。但一般很少見到這種情況。據中國以外研究,原因是在雪層覆蓋下,菌核不能受到紫外線的照射,不能產生子實體。
病菌侵入秋苗後蔓延為害,至地溫及雪層下地表溫度降到0℃以下時,進入越冬狀態。次年融雪後,氣溫逐漸上升,病菌再度得到有利的發育條件,使麥苗產生明顯症狀並形成菌核。
流行規律
病菌喜低溫、潮濕。據中國新疆的資料表明,凡積雪厚的年份,次年融雪也慢,田間長期積雪,地溫不能很快升高,地面長久處於潮濕狀態。這樣的環境有利於病菌的發育和蔓延。據初步觀察,中國北疆小麥感染該病在秋冬之交(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此時平均溫度在6-10℃之間,而以2-5℃和土壤多濕最適合該病發生。
連作地積累菌源較多,發病較重。秋灌過量及失時的麥田,或地勢低洼積水的麥田,越冬時期感染雪腐病比正常秋灌的麥田嚴重。土壤瘠薄的麥田,小麥生長發育不好,抗病力降低,發病往往較重。早播麥田比晚播麥田受害輕,而以適時早播受害最輕。沙質壤土由於通氣性及透水性較好,有利於小麥的生長和抗病力的增強,發病較粘重土質麥田輕。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化學防治
藥劑拌種:用0.3%的
五氯硝基苯拌種,對該病的防治有明顯效果,且可兼治小麥雪霉病、
小麥腥黑穗病和其他種子傳染病害。
噴藥防治:在初雪前10天左右,進行藥劑防治。噴灑1:1:150的
波爾多液,預防病害發生。或噴撤6%的五氯硝基苯粉劑,每畝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