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鵐

小鵐

小鵐(學名:Emberiza pusilla):體重11-17克;體長115-150毫米。屬小型鳴禽。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外側尾羽有較多的白色。雄鳥夏羽頭部赤栗色。頭側線和耳羽後緣黑色,上體餘部大致沙褐色,背部具暗褐色縱紋。下體偏白,胸及兩脅具黑色縱紋。雌鳥及雄鳥冬羽羽色較淡,無黑色頭側線。虹膜褐色;上嘴近黑色,下嘴灰褐;腳肉褐色。

主要棲息於泰加林北部開闊的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楊樹、樺樹、柳樹和灌叢的林緣沼澤、草地和苔原地帶。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歐洲北部、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緬甸、印度和中國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春羽):頭頂、頭側、眼先和頦側均赤栗色,頭頂兩側各具一黑色寬頻;眉紋紅褐;耳羽暗栗色,後緣沾黑色;頸灰褐而沾土黃色;肩、背砂褐色,有黑褐色羽乾紋;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小覆羽土黃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前者羽尖土黃,後者沾赤褐,羽端土黃色;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而羽緣淺灰。翅上覆羽黑褐色而緣以赭黃色,初級覆羽的羽緣較淡;飛羽暗褐,內側者緣以赭黃色,外側者外緣轉為土白色;尾羽褐色,具不明顯的土白色羽緣;最外側一對尾羽有一白色楔狀斑,從內燫羽尖直插到外燫基部;次一對尾羽僅在羽軸處有一白色窄紋;喉側、胸、脅均土黃色,具黑色條紋;下體餘部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也白色,後者中央發黑。
雄性成鳥(秋羽):頭頂羽端赭土色,頭頂赤栗和兩側的黑色帶有些混雜,不如春羽明顯;翼羽外緣近赭色;其它各部的羽色和春羽大致相同。
雌性成鳥(春羽):羽色較雄鳥差淡;頭頂中央紅褐色,多雜以狹小黑色縱紋和赭土色羽尖;頭頂兩側黑色帶呈黑褐色;其餘各部與雄鳥春羽同。
雌性成鳥(秋羽):大致與春羽同,僅頭頂兩側黑色帶轉呈紅褐色。
虹膜褐色;上嘴近黑色,下嘴灰褐;腳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1.5-17克,♀11-17克;體長♂115-150毫米,♀120-148毫米;嘴峰♂8-10毫米,♀8-10毫米;翅♂60-78毫米,♀57-74毫米;尾♂54-65毫米,♀52-64毫米;跗蹠♂16-19毫米,♀15-19毫米。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泰加林北部開闊的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楊樹、樺樹、柳樹和灌叢的林緣沼澤、草地和苔原地帶。遷徙季節和冬季,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草地和小樹叢中、農田、地邊和曠野中的灌叢與樹上,在長白山有時還隨河谷與公路進到原始混交林和闊葉林林緣地帶。

生活習性

在平原、丘陵、山谷和高山都能見到,棲息於灌木叢、小喬木、村邊樹林與草地、苗圃、麥地和稻田中。多結群生活,春季多為十數隻的小群,秋季一般結為大群,冬季多分散或單個活動。性頗怯疑,雖在遷徙途中也靜寂地隱藏於麥田、灌叢或草棵中。
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分散活動在地上,頻繁地在草叢間穿梭或在灌木低枝間跳躍,有時也棲於小樹低枝上,見人立刻落下藏匿於草叢或灌叢中。飛翔時尾羽有規律地散開和收攏,頻頻地露出外側白色尾羽。常發出單調而低弱的叫聲,其聲似‘chi、chi-’,間隔幾秒鐘才發出1次,而且多是隱伏在灌木荊棘叢中或草叢中鳴叫。繁殖期間則多站在灌木頂枝上鳴叫。鳴聲響亮,清脆而婉轉。
主要以草子、種子、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除吃草子、穀子、糜子和灌木漿果等植物性食物外,還吃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及昆蟲幼蟲和卵。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中國、芬蘭、印度、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挪威、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瑞典、泰國和越南。
遊蕩:阿富汗、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賽普勒斯、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羅群島、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馬爾他、黑山、荷蘭、阿曼、波蘭、葡萄牙、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和美國。

中國

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和東南部赤峰;黑龍江北部大興安嶺、黑河、東北部小興安嶺、南部哈爾濱、帽兒山、牡丹江、西部肇東、泰康、齊齊哈爾;吉林東部長白山、延邊、南部通化、渾江、中部吉林、長春、西部白城、松源、四平;遼寧東部桓仁、本溪、丹東、山由岩、南部大連、金縣、蓋縣、中部瀋陽、西部朝陽、大窪;河北;河南;山東;西至內蒙古伊克昭盟和烏梁素海;甘肅東南部、青海東部;新疆西部喀什和天山;往南至長江流域、四川、貴州、雲南、東南沿海、香港和海南島。除在東北地區為旅鳥外,其他地區均為冬候鳥和旅鳥。
小鵐分布圖小鵐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在西伯利亞北部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部分在泰加林北部林緣地帶繁殖。繁殖期6-7月。5月中下旬到達繁殖地,在遷徙途中雄鳥即開始了求偶鳴叫和配對,到達繁殖地後立刻開始占區和繼續鳴叫。營巢於地上草叢或灌叢中,特別是在有低矮的楊樹、樺樹叢和玫瑰叢、柳樹叢地區較多見。藉助於上一年的枯草和灌木枝葉的掩蓋,巢很隱蔽。巢呈杯狀,用枯草葉和枯草莖構成,內墊細的枯草莖葉和獸毛。巢的大小為外徑9.5cm,內徑6.5cm,深4cm。每窩產卵4-6枚,偶爾多至7枚,卵白色或綠色、被有小的褐色或紫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孵化期11-12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