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鳳頭燕鷗成鳥
夏羽與
大鳳頭燕鷗相似,惟上體色較淺,個體稍小。額、頭頂、枕和冠羽黑色,後頸白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灰色,尾呈深叉狀;眼先、眼瞼以下的頭側白色;肩、翅上覆羽灰色與背同色,
初級飛羽黑色,羽軸白色;下體白色。成鳥冬羽與夏羽相似,惟前額與頭頂前部轉為白色,頭頂後部黑羽中有白色縱紋。
幼鳥與成鳥冬羽相似,惟黑色枕冠較小,上體稍暗褐色,各羽具白色羽緣,翅內側具二道暗色橫帶,一道在翅前緣,另一道橫跨
次級飛羽,尾羽近端部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380-420毫米;嘴峰50-57毫米,翅271-295毫米;尾130-139毫米,
跗蹠27-29毫米。
棲息環境
該物種為海洋性鳥類。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島嶼、海岸岩石、懸崖、岩礁和海濱地區。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沙質和珊瑚海岸和河口,在近海島嶼的低洼處、珊瑚平原、沙洲和平坦的沙灘上繁殖,在海浪和近海水域覓食。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繁殖期主要在海岸和近海地區活動,非繁殖期則多活動在開闊的海洋上。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或游泳在海面上。常在深水或淺水區潛水取食,通過在水面上盤旋然後插入水中覓食捕魚。覓食時聲音很嘈雜,而且很少休息。這種燕鷗可以用鳥喙橫向銜一條魚,食物包括各種體型小的魚類,但
加洲鯷是它們最重要的獵物。其他獵物包括沙丁魚、銀漢魚、蝦虎魚、鯖魚和少數甲殼類動物。當集群捕食時,這些群居的燕鷗會經常通過鳴叫相互呼應。覓食時常常遭到
軍艦鳥或其他搶劫性海鳥的搔擾和攻擊,迫使它們吐出已吞食的魚類。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巴林、孟加拉國、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達魯薩蘭國、中國、葛摩、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印度、印度尼西亞、肯亞、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卡達、塞席爾、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突尼西亞和葉門。
非繁殖地:以色列、馬來西亞和東帝汶。
繁殖地:澳大利亞、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伊拉克、義大利、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巴布亞紐幾內亞、西班牙和蘇丹。
滅絕:黎巴嫩。
留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遊蕩:奧地利、高棉、法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約旦、荷蘭、塞內加爾、瑞士、火雞、烏干達和英國。
原產地和季節性不確定:法屬南部領土、菲律賓、索羅門群島、越南和撒哈拉沙漠西部。
遊蕩或旅鳥:巴勒斯坦。
繁殖方式
小鳳頭燕鷗的繁殖期為5-7月,它們是一種強社會性鳥類,群體緊密的聚在一起築巢繁殖。營巢于海島或海岸開闊的岩石、珊瑚礁或海邊沙石地上。通常不築巢,像許多其他燕鷗一樣產卵於地上凹處。每窩產卵1-2枚,偶爾3枚。卵的顏色為白色或淡粉紅色,被有紅褐色或紫灰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8-63×33-38毫米。由父母雙親共同孵化。孵化期至少三個星期,雛鳥孵化後會在巢穴中度過幾天,然後加入一個託兒所——一群仍由自己父母餵養的幼仔。後期父母照顧可持續長達六個月,在此期間雛雞學習覓食技巧。
物種現狀
繁殖分布區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在西班牙東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兩個地點也常有兩到三對繁殖。歐洲數量在1990-2000年期間總體上可能保持大致穩定,但其規模較大,受到的風險的影響相對較小。雖然一些繁殖種群似乎是遷徙的,但該物種的運動細節卻鮮為人知。該物種在與其他物種相關的多達20,000對的大密集群落中繁殖。它們整年集群,在單個或混合種群中覓食多達400隻。義大利和法國也報告有意外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