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紅豆

小葉紅豆

小葉紅豆(學名:Ormosia microphylla Merr. et L. Chen )是豆科紅豆屬植物,灌木或喬木,高約3-10米;樹皮灰褐色,不裂。老枝圓柱形,紫褐色,近光滑,小枝密被淺褐色短柔毛;裸芽,密被黃褐色柔毛。奇數羽狀複葉,近對生,長12-16厘米,葉柄長2.2-3.2厘米,葉軸長6.5-7.8厘米。花序頂生。莢果有梗,近菱形或長橢圓形。果瓣厚革質或木質,黑褐色或黑色。有種子3-4粒;種子長2.2厘米,寬6-8毫米,種皮紅色,堅硬,微有光澤,種臍長3-3.5毫米,位於短軸一端。

分布於中國廣西(南部和東部)、貴州(東南部)、福建和廣東,呈島嶼狀分布。生長於密林中。

邊材淺黃褐色,心材深紫紅色至紫黑色,紋理通直,材質堅重,有光澤,為優良珍貴用材,是制高級家具及美術工藝品的優良材料;根可入藥。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採種,播種,栽培技術,選地,整地,造林,撫育管理,主要價值,保護級別,保護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約3-10米;樹皮灰褐色,不裂。老枝圓柱形,紫褐色,近光滑,小枝密被淺褐色短柔毛;裸芽,密被黃褐色柔毛。奇數羽狀複葉,近對生,長12-16厘米,葉柄長2.2-3.2厘米,葉軸長6.5-7.8厘米,密被黃褐色柔毛,葉軸在最上部一對小葉處延長5-7毫米生頂小葉;小葉5-7對,紙質,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上在欖綠色,無毛或疏被柔毛,下面蒼白色,多少貼生短柔毛,中脈具黃色密毛,側脈5-7對,纖細,下面隆起,邊緣不明顯弧曲不相連線,細脈網狀;小葉柄長1.5-2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
花序頂生。莢果有梗,近菱形或長橢圓形,長5-6厘米,寬2-3厘米,壓扁,頂端有小尖頭,果瓣厚革質或木質,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澤,內壁有橫隔膜,有種子3-4粒;種子長2.2厘米,寬6-8毫米,種皮紅色,堅硬,微有光澤,種臍長3-3.5毫米,位於短軸一端。

主要變種

絨毛小葉紅豆OrmosiamicrophyllaMerr. var.tomentosaR. H. Chang):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該變種小枝、葉軸、葉柄、葉上下面及果序、花萼均密被黃褐色絨毛,小葉7對,稀8對。分布於福建(永安、龍巖)、廣東(大埔)。生長於海拔500-700米的山谷、山坡、路邊雜木林內。

生長環境

小葉紅豆生長在海拔600-800米的山坡、坡腳、林中。天然群落分布區位於亞熱帶溫暖季風氣候區,以山地、低山、中低山為主。主要在海拔700-900米的南哨鄉九虎大山,生長在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分布區水熱條件優越,年均降雨量為1220.5毫米,相對濕度為78-84%,土壤為山地黃壤。
對土壤要求不苛,適生在酸性或微酸性的紅壤或紅黃壤,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的環境生長良好。種子外皮堅硬,不易吸水發芽。林下天然更新較差,但根系萌櫱力強,伐根上能迅速長出萌條。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西(南部和東部)、貴州(東南部)、福建廣東,呈島嶼狀分布。

繁殖方法

採種

小葉紅豆果實成熟期為10-11月,成熟時果莢易開裂,紅色的種子自行脫出,宜在豆莢未開裂前及時採種。採回後,放在通風乾爽的地方晾乾,待種子脫出後收集晾乾備用。種子千粒重150-180克,每千克種子5500-6600粒,發芽率60%。

播種

苗圃地宜選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放基肥耙勻作床。種子外皮堅硬,不易吸收水分,播種前套用熱水浸種催芽處理。採用條點播,條距25厘米,播後覆土1-1.5厘米,並蓋草。每畝用種量5-6千克。播後約一個月種子發芽出土,及時揭草,並加強水肥管理。一年生苗高達60-70厘米,可出圃定植,每畝產苗1.5萬株左右。也可採用容器育苗。小葉紅豆側根不發達,起苗時不要傷損根系,並適當修剪側枝和葉。

栽培技術

選地

造林地以選擇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平緩、士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半陽坡或陽坡或房前屋後、園邊為宜。

整地

細緻整地,林地清理後,採用穴狀整地,規格為寬60厘米×深50厘米,密度為2米×2米。整地挖穴時間為上年的12月底前完成,挖穴時表土、心士分開堆放在穴的兩邊。在種植前1個月回填穴士,先回表士後回心士並高出地面10-15厘米待種。

造林

容器苗造林一般不受季節限制。但以2月份造林樹當年生長時間長,太遲影響當年高生長。種植時在穴的中間挖個小坑略大於容器袋,先撕去容器袋薄膜小心把苗置於坑的中間覆士,踩緊泥士。深淺以苗木的雪養士面稍低地面1厘米為宜。

撫育管理

造林後3年內每年草撫育施肥2次。鏟草時間在6月中旬、9月下旬。擴穴松士施肥於3月初、10月中句進行。在幼樹生長階段,要及時抹除、剪掉腋芽、側枝減少活節,要在幼樹蔸邊插根竹條扶正綁直,培育優良通直的乾形。

主要價值

小葉紅豆為珍貴特種用材樹種之一,常綠喬木,樹高15-20米,胸徑30-60厘米,心材大,紫紅色,民眾稱之為“紫檀木”,極為珍視。木材堅重,容重0.823克/立方厘米,木材紋理直,結構均勻,耐腐性強,色澤艷麗,可與進口的紫檀木相媲美,為製造高級家具、樂器和工藝品的特種珍貴用材。

保護級別

保護現狀

由於長期的掠奪性採伐,小葉紅豆已成為數量稀少,屬於滅絕的物種,在原有文獻記載的很多分布點幾乎找不到活植物體,因而對其保護已迫在眉睫。

瀕危原因

  1. 種群內遺傳多樣性低。分布地域種群個體致過低,嚴重影響繩子交配與種子發育,形成極度缺乏自我更新能力。屬於衰退型種群,表現出瀕危物種的特徵。
  2. 小葉紅豆種皮質硬、緊密、脆,不易透水,休眠期長等特性導致發芽率極度低下,形成種子生產力低下
  3. 生境片段化化較為嚴重。小葉紅豆種群空間分布格局屬於隨機分布型,自然狀態下隨機分布於林分中,對種群發展乃至物種生存都不利。
  4. 人為活動的破壞。精美木材的需求、森林砍伐、城市化建設、士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生境喪失和片段化也是導致物種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保護措施

就地保護:對現有小葉紅豆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是最為有效的保護措施。
異地保護:開展播種、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殖技術研究和人工林培育技術研究,建立異地保存林,進一步實施小葉紅豆的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基地建設。
歸化自然:在實行就地保護和人工培育的基礎上,將人工培育的小葉紅豆個體移植到其原有的生境中,讓其歸化至自然環境中,並正常發育、產生後代,擴大自然種群的規模。
加強公眾教育,提升保護意識:野生植物的保護和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也是一項公眾性的工作,通過宣傳普法,減少人為破壞,對小葉紅豆的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