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粗壯,高42-125厘米。根狀莖木質,垂直或稍斜,粗0.8-1.4厘米。
基生葉3-5,有長柄;葉片腎狀五角形,長(1.6-)2.5-7.5厘米,寬(2-)4.5-14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寬菱形或菱狀卵形,有時寬卵形,寬(0.7)2.2-7厘米,三深裂,深裂片上部有少數小裂片和牙齒,側全裂片不等二深裂,兩面都有糙伏毛;
葉柄長(3-)5-22厘米,有白色柔毛,基部有短鞘。
花葶1(-3),直立;聚傘
花序長(4-)10-30厘米,(1-)2-3回分枝;苞片的深裂片通常不分裂,披針形至披針狀線形,有柄,近等大,長(2.2-)3.2-9厘米,似基生葉,寬菱形,三裂近基部,一回裂片多少細裂,柄扁平,膜質,長0.7-1.5厘米,寬4-6毫米;花直徑(1.3-)2-3厘米;
萼片5(-6),白色,狹橢圓形或倒卵狀狹橢圓形,長6-9毫米,寬2.5-4毫米,外面有疏柔毛,頂端密被短柔毛;雄蕊長約為萼片之半,花葯橢圓形,花絲絲形;心皮30-60,無毛,
子房狹長圓形,有拳卷的花柱。
瘦果狹卵球形,稍扁,長7-8毫米,宿存花柱鉤狀彎曲。5月至8月開花。
生長環境
喜溫暖,也耐寒,但在氣溫低於0度停止生長,怕炎熱和乾燥,每年
夏季和
冬季處於休眠和強迫休眠階段。此花要求
日光充足,
土壤富含腐殖質且稍帶粘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北部(理縣以北,海拔約2200米)和北部(城口,約2500米)、青海東部、新疆(特克斯,1200米)、甘肅南部(3000米)和中部(六盤山,約1600米)、寧夏、陝西(1600-2700米)、河南(林縣)、山西(1500-2100米)、河北西部和北部(900-1900米)、內蒙古南部(大青山、烏拉山)、遼寧西部(寧城)。生山地林邊或草坡上。模式標本采自青海大通一帶。
主要價值
根狀莖藥用,治肝炎、筋骨疼痛等症。該植物的主要化學成分為
皂苷類, 其苷元多以齊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為主,研究得到多種皂營類成分。此外還有
黃酮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內酷類和
揮髮油類等化學成分。研究表明,作為藥用該植物對體外癌細胞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具有抗腫瘤作用, 其活性成分主要為皂昔類,在抗炎、抗菌、鎮痛鎮靜、抗
驚厥抗組胺、抗氧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以及其他的一些藥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