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87.52畝(其中:田324.26畝,地563.26畝),人均耕地 0.61 畝,主要種植包穀、水稻、桑樹等作物;擁有林地27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2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79 畝,主要種植核桃、松果、等經濟林果;沒有水面面積;荒山荒地1671.56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99戶通自來水,有145戶飲用井水,有19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5%)。有345戶通電,有7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1%和2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3戶(分別占總數的26%和21%)。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06年底,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0公里。全村沒有汽車,拖拉機1輛,機車2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4.26畝,有效灌溉率為5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3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0頭,肉牛18頭,肉羊200頭);漁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19%;林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14.9%;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5%。農民人均純收入849元,農民收入以 出售農產品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0人(占勞動力的34%),在雲南省內務工65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2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保山市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2%。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蠶桑產業。沒有企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539戶,共有鄉村人口1436人,其中男性739人,女性697人。其中農業人口1436人,勞動力 555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84人,彝族族537人,其他民族13人。
到2006年底,全村沒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71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5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沒有建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4戶,占農戶總數的60%。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90人,距離鎮中學18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5人,其中小學生185人,中學生9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6人,少數民族黨員21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15人。該村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63.24畝,其中沒有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80元。有固定資產4.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
新農村建設
該村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大力發展林業、核桃種植業、蠶桑種植業。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隆陽區老營--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