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西文化

小河西文化因位於內蒙古敖漢旗小河沿遺址而得名。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原始村落規模偏小,房屋呈半地穴建築——即房子一半在地下,原始人已掌握了打磨石器的技術,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河沿文化
  • 位置:內蒙古敖漢旗小河沿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特點:半地穴建築
簡介,遺址,

簡介

出席首屆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者認為,1987年發現的內蒙古小河沿文化遺址距今約8500年左右,比已發現的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史前文化向前推進了300年。
“小河沿文化迄今僅挖掘了3處文化遺址,但出土的文物就有300餘件,包括各種陶杯、陶罐和各種骨製品和石器,其中包括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陶塑人面像——大小約為手掌一小半長,高5厘米左右,有可能是古代人用來祭祀或崇拜用的。”劉國祥說。
小河沿文物最典型的石器之一包括中間鑽有圓孔的大石器和中間有凹痕的小石器,造型奇特罕見,具體功能尚待破解。

遺址

考古學家於1987年首次發現小河沿遺址,這裡出土的陶器的陶胎和底部都很厚,且為“素陶”,即表面沒有任何裝飾花紋,這說明它的陶藝比較原始粗糙,而在考古學中,陶器相比石器和骨器更容易反映出年代的變化,在隨後文化年代中的陶器就出現了紋飾等工藝上的變化。中國東北地區是東北亞地區史前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小河沿遺址的發現將為東北亞地區史前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線索。小河沿文化被認為是繼著名的紅山文化及其前後時期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後的重要發現,有望更加完善中國東北地區的史前年代圖譜,細化並向前推進該地區史前年代圖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