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欖方言故事

小欖方言故事

小欖話屬於粵語的一支,計67個妙趣橫生口口相傳的生猛方言故事,並有韓寒「ONE · 一個」APP約稿90後美女插畫師傾情配圖。

基本介紹

  • 書名:小欖方言故事
  • 又名:小欖方言故事
  • 作者:楊伯鉅,花芍子
  • ISBN:978-7-218-11025-7
  • 類別:文學,民間故事
  • 頁數:178
  • 定價:32.00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 裝幀:鎖線膠裝
  • 開本:32開
  • 叢書:中山客Mini系列
  • 內頁:四色印刷,精美插圖
  • 選題策劃: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楊伯鉅,花芍子,圖書試讀,街巷江湖有傳說,何熾南賣膏藥——多鳩余,媒人靠大話 補鑊用泥搽,圖書目錄,編輯手記,書評,

內容簡介

姑婆”、“搵老陳”、“前世唔修”、“阿邚返來”、“三踏到神前”、“福成一鑊粥”……
老公打傘——陰功老公打傘——陰功
這些親切的鄉音,是否還縈繞在小時候的童謠里?小欖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舊時水鄉的街巷江湖,菊城小鎮的前世今生,世事變遷的酸甜苦辣,都被編織在口口相傳的方言故事裡。
一個詞,一句話,蘊涵豐富的鄉土人情,折射小鎮的千姿百態。90後插圖畫家傾情配圖,將小欖獨特的鄉音風韻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讀者。牽手小鎮,追憶昔日時光。聆聽方言,品味箇中妙趣。在閱讀的歡喜與諧趣中,領略小欖獨特的鄉音風韻,細嚼故事蘊藏的寓意哲思,重溫小欖漸已消逝的舊時光景和民間傳說。

作者簡介

楊伯鉅

又名柏鉅。1948年生,小欖鎮永寧人。上過山,下過鄉,當過教師,做過翻譯。人生閱歷豐富,深具鄉土情懷。曾為《菊城報》撰寫專欄,出版有《菊城傾城一甲子》,字裡行間,全是濃濃鄉情。現為中華詩詞楹聯學會理事,小欖集郵分會副會長。
楊伯鉅楊伯鉅

花芍子

本名李芍霖,90後靚女插畫師。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擅長插畫與平面設計。作品曾多次登錄One APP,在豆瓣發表有電子畫冊《山谷的迴響》。熱愛生活,開心時牽夕陽散步,沉默時伴燈光塗鴉。
出場人物出場人物

圖書試讀

街巷江湖有傳說

“閹雞!” “倒肥水!”“焊銅焊錫補爛鑊!” “收買鵝毛鴨毛!”……街上的吆喝聲漸已消逝,老在歲月的深處。哥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然流傳著哥的傳說。
街巷江湖有傳說街巷江湖有傳說

何熾南賣膏藥——多鳩余

以前最吸引民眾的街頭臨時擺攤叫賣品是什麼呢?藥物。其實,真正吸引人的並不是其叫賣的商品,而是其叫賣的過程。叫賣者先在人多處找個較寬敞的地方,往往會耍弄一番功夫或敲響小鑼來招徠觀眾,然後一邊演示
一邊介紹所賣藥品的功效。“耍弄功夫”包括用手指頭擊斷小麻石、用手掌劈碎磚頭和用拳頭或棍棒擊打自己等。有人甚至表演赤身躺刀床、胸口碎大石,以及用喉嚨或胸口部位頂住長矛的尖端,用力把長矛頂彎。
何熾南賣膏藥何熾南賣膏藥
小欖也有一名這樣的“江湖藝人”,那就是家住下基的何熾南師傅。他賣的是跌打膏藥,不僅在本鎮各鄉。還到古鎮、阜沙等地趁墟擺攤。他會演示“點脈功夫”,他點到自己的某穴位時,聲調、音量都變了,甚至臉色也起變化,變得醬紅醬紫的,很是嚇人。這時,他會艱難地、緊張地用沙啞變異的語調告誡觀眾切莫學他那樣做。然後,在“危急關頭”他解開穴位,恢復正常聲調。他推銷自己的膏藥時常有這樣的話:“有人會認為,藥油藥酒到處有,你何熾南來賣膏藥,多餘啦。其實不是這么回事。”人們對他這話印象深刻,由此反其意“引申”出一個小欖鄉土歇後語:“何熾南賣膏藥——多鳩余。”
像何熾南這種形式的賣藥,也被稱為“賣武”,多數規模不大,一個或兩三個人而已。但20世紀50年代,有一檔賣藥攤,一家大小六七個人齊上陣,每隔幾個月就到大欖市開檔。他們先向附近的豆腐鋪借兩張“八仙台”和幾張凳椅,敲響鑼鼓吸引民眾,然後一人說:“伙記慢——打鑼。打得鑼多——鑼吵耳,打得鼓多——更又長。”鑼鼓之後,他們便開始耍功夫。最精彩的環節是一位女演員躺在八仙桌上,雙腳擎起另一張桌,那桌上再放一張凳椅,一個幾歲大的女孩在上邊做柔軟雜技動作。如今五六十年過去了,我仍然對這一幕印象深刻。所有表演結束後,他們便拿出藥來賣。當時筆者幾歲大,沒錢買藥,但心裡直叫:“真好睇!”

媒人靠大話 補鑊用泥搽

以前小欖街頭常有“焊銅焊錫補爛鑊”的吆喝聲。“焊銅焊錫”焊的是鐵皮銅片製品,焊時先拉小風箱鼓風讓小炭爐升溫,把木柄烙鐵燒熱,再蘸上鎔錫來焊,有時需加一點松香。也有單獨補鑊的人,放開喉嚨大喊:“補鑊——有爛鑊就拎出來補!”有時,旁人會幫他接上一句:“有好鑊就拎出來鑿!”這句當然是玩笑話,但也“玩之有據”:有的坊眾拿出帶有小洞的鑊給補鑊師傅看,問多少錢才能補好。師傅先不回答,一邊看一邊拿個錐子在小洞旁這裡刮刮那兒戳戳,小洞很快變成大洞;有時甚至一邊說“這裡霉了”,“這裡快漏了”,一邊用錐子“開發”出新的洞來。如此一來,這鑊不補就真不能煮飯炒菜了。
姑婆。靚仔姑婆。靚仔
年輕的朋友可能不清楚補鑊的方法,這裡試略作介紹:師傅先把需補的鑊稍墊高放穩,關鍵是讓手能到達破洞的上方和下方。放些鑊鐵碎片在小爐中間的坩堝(其實往往是瓦煲的柄)內燒熔,然後左手掌托一塊軟墊片(由幾層布構成,表面放了些糠灰即稻穀外殼燒成的灰,短時能抗高溫),右手用小勺子舀一點熔融的鐵水放在軟墊片上,左手迅速把這熔融物從鍋下邊伸到破洞邊緣貼緊,同時右手已放下勺子換拿一條用厚布捲成的圓布棍,把布棍的橫截面從鍋的破洞上方壓下,與下方的軟墊片一起上下夾攻把熔融鐵汁壓平在破洞處。較小的破洞,一次或重複三兩次這樣的動作就補好了;直徑三四厘米或更大的破洞,則先墊好或用鐵線蔑片夾好一塊比破洞略小的鍋片於破洞中間,再用上述方法補密鍋片周圍的空隙。補好後,從上邊和下邊在補過的地方刷(搽)上一些泥漿。也因此,小欖人有一句俗語:媒人靠大話,補鑊用泥搽。
順便一提,20世紀70年代後期,“舊腔粵劇”恢復後,電台常播送一個名叫“補鑊”的粵劇小品,很受歡迎。劇情是:一個漂亮的女青年與從事補鑊生意的小伙子李小春相愛,兩人在一次“補鑊活動”中教育了女青年的母親,扭轉了老人家看不起補鑊行業的思想觀點。此劇播出後,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補鑊”一度成為那幾年談戀愛的代稱。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街巷江湖有傳說
何熾南賣膏藥——多餘
媒人靠大話 補鑊用泥搽“行街”含義今昔談
“鵝毛鴨毛換火柴”和“倒肥咁早”
“豆潤”與“睇人俾糖”
小欖方言故事
“馬騮口水”和“騸雞”
“有鈴冇星”與“嗮聲蝕氣”
“沙膽”與“小摸試沙煲”
“未打鐘先入飯堂”和“龍舟舟出街游”
“唔聽你支死人笛”與“登、登,嘀嘀嘀嘀嘀”
第二章 鄉野舊事意蘊涵
傻仔泉食南乳——唔易啃
周少初嫁女——賺搞
福成一鑊粥
新屎坑 三日香
前世唔修
口多得人憎
小欖方言故事
慘過梁天來
掘尾龍拜山與娘娘接大舅
檐前滴水冇差分
死人燈籠報大數
大良斗官散金箔
光棍佬遇著冇皮柴
有夢難圓疍家雞
一物治一物 糯米治木虱
小欖妹小欖妹
第三章 詼諧訛音別有趣

  
三踏到神前
石灣急煲
“魯公”、“道老鼠”及其他
陰功”和“嫁娘”
“有脾氣唔使使硬頸”
“死雞撐飯蓋”和“仆落地都執粒沙”
“姑婆”和“靚仔”
“找老陳”與“搵老襯”
小欖方言故事
“囑仲人”和“黑過白豆
“鼻哥窿都冇肉”和“膝頭哥唔食辣椒醬”
“一三義”與“阿返來”
“冇屎搵茄夾”和“捉蟲入屎窟撩”
有趣的“特殊數學”
霎得一口糟 滾得一鑊泡
雞乸鴨乸豬狗乸
“三個老婆六隻耳”和“三個和尚冇水食”

編輯手記

方言,地方文化的活化石——為你講述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民間故事
鄉音,觸動人心的琴弦聲——帶你追憶茶米油鹽點點滴滴的家鄉溫情
福成一鑊粥福成一鑊粥

書評

小欖方言經過八百年的積澱,豐富多姿,內涵深遠,這與其歷史淵源息息相關,正如楊伯鉅說:“小欖的先輩大部分是從中原地區輾轉遷來,定居後戰亂不多,環境比中原地區相對穩定,其語言與其它語言融合的機會很少,因此能長期保持原有的特點,語音和詞義上具有自己的特色,成為中國古語言的一種‘活化石’。現代國語已沒有古代的入聲了,但小欖話還擁有很多古代入聲。”由此可知,小欖方言是在先輩中原語言的基礎上不斷充實發展而來的。過去有些東西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只成為了回憶。但方言永不消逝,它是永久的“地方特產”,而今小欖方言的大部分依然廣泛套用在日常交往中,以其濃縮精煉,哲理深刻,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魅力點綴人們生活的姿彩。
——伍漢文(小欖文學社社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