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紅·雜詠(盍西村散曲)

小桃紅·雜詠(盍西村散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盍西村的小令中有組曲《小桃紅·雜詠》,共八首。這首是其中之一。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其一,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品其二,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越調
曲牌:小桃紅

作品其一

作品原文

越調】小桃紅
雜詠
綠楊堤畔蓼花洲①,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後②。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③。 亂雲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④。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洲:水中的陸地。
②“煙水”句:傍晚以後,天氣宜人。水面上煙霧籠罩,一片迷茫。
③玻璃皺:比喻水浪。
④“亂雲不收”三句:天空中飄著殘留的雲朵,天邊抹著晚霞的餘輝,更點綴了洞庭秋色。秋:指秋色。
[譯文]
江堤上栽著綠楊柳,小洲上蓼花飄飛,一派可愛的秀美山溪景致。今晚涼意襲來,江上煙水茫茫,只見捕魚的輕舟凌波而出,沖開萬頃的水面,漾起不絕的波紋。夕陽中,亂雲未收,殘霞似錦,妝點洞庭秋色,一片茫茫,無際無涯,與洞庭湖波相映,真是美麗的秋色呀!

作品鑑賞

該曲描寫洞庭秋景:柳堤花洲,煙水殘霞,如夢如幻,此為靜景;漁舟衝浪,波浪湧起,亂雲飄散,天宇變幻,寫的是動景。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給讀者留下了洞庭之秋的萬種風情。
首句“綠楊堤畔蓼花洲”,寫到綠楊,蓼花,帶有普遍性、典型性,但一寫堤岸,一寫州,傍水而更得生機,綠楊與紅蓼相映,美景與野趣頓現眼前。次句“可愛溪山秀”,著意點明景色之美,且將目光從近處的堤岸縱送至遠處,水光山色成為綠楊,蓼花的美麗背景。“煙水茫茫晚涼後”,這時蒼茫的入目景色使人微覺惆悵,捕魚小舟衝破了湖水的平靜。在這漸歸沉寂而又漣漪微動之時,隨著情緒的波動,抬起的目光從低處的水移向高處的天,只見夕陽的餘暉之下,亂雲未收,殘霞似錦,裝點洞庭秋色,一片茫然,無際無涯,與湖波相映,更加美麗,壯觀。最後兩句寫“妝就”“一片洞庭秋”的同時,也托出了作者心中的欣喜,雖未言情而情從景出。

作品其二

作品原文

越調】小桃紅
雜詠
淡煙微雨鎖橫塘①,且看無風浪。一葉輕舟任飄蕩,芰②荷香,漁歌雖美休高唱。些兒③晚涼,金沙灘上,多有睡鴛鴦。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橫塘:江蘇吳縣西南地名,又南京秦淮河堤南也稱橫塘。詩詞中常取作江南水鄉旖旎的典型。
②芰(jì):菱。
③些兒:少許。
【譯文】
橫塘上細雨霏霏,像是籠罩著輕煙,水面上沒有一絲微風,波平浪恬。我駕著一葉輕舟,任它自由飄蕩;菱角和荷葉的清香陣陣撲面,瀰漫了整個空間。水鄉的漁歌雖然動聽,此刻卻擔心它會破壞這一片安閒。暮色漸漸降臨,送來些許輕寒,放眼金沙灘畔,不時有一對對鴛鴦並頭宿眠。

作品鑑賞

古代詩文中的某些地名,如“橫塘”、“南浦”、“西園”之類,不必強行斷定其實處,已自有其特定的意境與風味。提起“橫塘”,人們就會想到江南的水鄉,波明水淨,綠柳紅荷,蓮舟輕盪,少男少女們互唱著風情萬種的吳歌……作者藉此地名,不排除利用人們的聯想,但他又限定了特別的氛圍,即“淡煙微雨”。一個“鎖”字,將橫塘置於濛濛細雨的籠罩之中,同時也排除了“熱鬧”的加入,使水面成了作者的個人世界。
“且看”二字用語平常,卻頗具玩味,可以說,它與杜甫“且看欲盡花經眼”的“且看”有異曲同工之妙。“且看”就是那么隨隨便便、漫不經意地一看,顯示出一種平常心。天空固然雨意不絕,湖面卻也水波不興。詩人用“且看”而不用“且喜”,正因為他蕩舟的行意已決,“無風浪”,不過是適遇其便而已。順理成章,就有了下句的“一葉輕舟任飄蕩”。在閒適自在中,詩人一步步地揭示了橫塘的美。先是“芰荷香”,荷花固不必說,提起芰香,我們就會想起《紅樓夢》中香菱論菱香的那一段妙論:“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再是遠遠傳來的一兩聲漁歌,漸近黃昏送來的輕微的晚涼,在暮色中閃閃發亮的沙灘,還有在灘頭並頭酣眠的鴛鴦……“漁歌雖美休高唱”是承上啟下之筆,它上承“芰荷香”,為煙雨迷茫、清香散溢的恬靜水域增加出一種生活的“美”,又通過“休高唱”的折筆,引出了在沙灘晚涼中享受著自然天趣的對對鴛鴦。“多有睡鴛鴦”五字,進一步渲染了橫塘美景的安恬,也表現出詩人覓求與珍護生活美的一片深情。
這首小令可以說每一句都是一幅優美的畫面,尤其是在“一葉輕舟任飄蕩”之後,更是筆致細膩,調動了嗅覺、聽覺、感覺、視覺的一切感受,真稱得上是“美不勝收”。在景象的歷歷鋪敘中,利用“漁歌雖美休高唱”的曲折,別開一番生面,增加了文意的起伏變化。全曲確如平和的天籟,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作者隱微的寄託。詩人的隱意就表現在起首兩句中。前面說過,詩人將“橫塘”置於煙籠雨罩的特定環境下,是為了創造出“一葉輕舟任飄蕩”的自在空間的需要。但細細深想下去,之所以水面上只剩下“一葉輕舟”,則正是因為作者具有不同塵俗的審美心理與生活方式。所以“淡煙微雨鎖橫塘,且看無風浪”兩句,同唐人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句意一樣,表現了一種超塵脫俗、不以物累的隱者的孤高。這是作者的深意所在,我們不該忽略。

作者簡介

盍西村
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詳,盱眙(今屬江蘇)人。元鐘嗣成錄鬼簿》未載其名,而列有“盍士常學士”,或以為系一人。工散曲。現存小令十七首,套數一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