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門街道

小東門街道

小東門社區(街道)位於黃浦區東部,東臨黃浦江,南接陸家浜路,西鄰豫園城隍廟,北靠新開河外灘,因老城廂環城10扇門之一的“小東門”而得名。歷史上的小東門地區,人口稠密,道路狹窄,小商業發達,曾是南北貨集中之地、作坊聚集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十六鋪曾是上海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擁有德興館、萬有全、馮萬通、童涵春國藥等百年老店。小東門街道,經過數次行政區域調整,2007年,區域占地面積2.59平方公里。小東門,得益於上海浦江兩岸開發契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熱土。

小東門街道因老東至黃西至跨龍路、光啟南路、復興東路、四牌樓路、方浜中路、人民路;北至新開河南路。黃浦線沿江3388米,小半線(小東門社區與半淞園社區分界線)1352米,總周長7494米。有74994人(2010年),共轄21個居民委員會。在統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中,高度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把城鄉居民的就業、增收社保、宜居作為系統的民生工程來抓,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千家萬戶,充分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幸福和諧的新型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東門街道
  • 外文名稱:Small East Gate Stree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上海市黃浦區
  • 政府駐地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21
  • 郵政區碼:200001
  • 地理位置:上海市黃浦區東部
  • 面積:2.59平方公里
  • 人口:74994人(2010年) 
  • 著名景點:小東門,黃浦江
  • 車牌代碼:滬
  • 行政代碼:310101017
  • 隸屬政區:黃浦區
歷史人文,機構領導,街道榮譽,經濟發展,民生工作,文化教育,社區展望,地理位置,

歷史人文

解放前夕地域屬邑廟區。1950年為邑廟區第一冬防辦事處。1951年改為第一派出人員辦事處和第二派出人員辦事處(部分)。1955年分十六鋪、老太平弄、復興東路、小東門4個辦事處。1958年合併,稱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地址在中山南路100弄10號。1988年王家碼頭街道所轄老新街、紫霞路、萃豐、新碼4個居委會併入,連同原有龍潭、平湖、東門、東村、西村、信太、鹹瓜、中華、西姚、聚奎、康家11個居委會,共15個居委會,有506個居民小組,常住戶口17744戶,49532人,其中回、蒙、滿、苗等少數民族25人。
小東門街道
轄區地處十六鋪,毗鄰城隍廟、豫園,素為經濟繁榮地區。清乾隆、嘉慶年間,十六鋪沿江桅檣林立,店鋪櫛比,萬商雲集,洋行街、鹹瓜街成為上海南北貨集中之地和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小東門附近戲院、娛樂場所較多,有上海最早的營業性戲院三雅園以及丹桂園、福安公司等。解放前,小東門、十六鋪一帶地痞流氓橫行,碼頭惡霸猖獗,舊上海聞人杜月笙發跡於十六鋪水果行。1937年淞滬戰爭時,鹹瓜街、中山南路附近數百幢房屋被夷為廢墟。1950年春,又遭國民黨飛機轟炸,轄區損失嚴重。

機構領導

小東門街道辦事處主任 龐清江 全面負責街道辦事處工作。
小東門街道
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黃幼軍 負責街道社區經濟、社區文化工作。
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毛學臣 小東門街道綜合管理指揮部副總指揮。
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嚴瑞峰 分管勞動就業、民政工作。
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謝 翔 分管社區文化工作。

街道榮譽

2010年街道榮譽榜
1、小東門街道被評為全國安全社區
2、小東門街道被評為全國學習型社區示範街道
3、小東門街道人口與計畫生育綜合服務站被評為全國示範站
4、小東門街道綜治辦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集體
5、小東門街道綜治科被評為上海市世博安保先進集體
6、小東門街道市容監察隊被評為上海市工人先鋒號
7、市容監察十分隊被評為上海市城區監察達標分隊
8、小東門街道被評為上海市僑務信訪先進集體
9、小東門街道社區學校被評為上海市環保先進集體

經濟發展

小東門,得益於上海浦江兩岸開發契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熱土,12幢商務樓宇、1043戶企業、1343戶個體工商戶,奠定了區域發展的經濟基礎。小東門街道轄區內的十六鋪是上海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有20多家大中型批發交易市場,影響較大的有:禽蛋品貿易中心、農副產品貿易貨棧、土特產品貿易中心、果品批發交易市場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客商前來交易,1992年成交額超過10億元,其中水果交易占全市70%。近年來客流量劇增,商業服務業迅速發展,國家、集體、個體商店達700多家,其中德興館、萬有全醃臘店、馮萬通醬園、東昇陽茶葉店、童涵春國藥號等都是名聞遐邇的百年老店。80年代起,街道先後建立合作聯社、勞動服務公司、民政福利公司等經濟實體,現有企業110餘家,從業人員3000餘人。1991年產值(營業額)達3540萬元,上交稅收214萬元,利潤410萬元。1992年,街道被區政府列為改革試驗小區,街道企業合併成立了十六鋪工貿公司,當年營業額5500萬元,創稅利900萬元。
小東門街道

民生工作

小東門,民生問題受到高度重視,以改善居住條件為目的的舊區改造正積極開展,新建成商品房總面積為75萬平方米,占住宅總面積的47%,共有5個項目在建或待建,92名公務員、100多名公職人員和68個基層黨支部、3200名社區黨員多方奔走、動員社會,保證了社區中21%的老年人口、16%的失業(無業)人員、2%的殘疾人、4%的低保人員的基本生活。轄區道路狹窄,人口稠密,住房簡陋,居民生活、交通十分不便。80年代以來,轄區興建了西姚家弄、中復新村、復興東路、老太平弄等新工房建築群,20多幢高層建築拔地而起。街道投資19萬元,整修小街巷40餘條。外灘綜合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動工後,被稱作“瓶頸”的中山東二路和中山南路拓寬至42~51米,改善了南北交通,使外灘向南延伸。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在龍申大酒店、雙工縫紉機公司、十六鋪客運站等單位設5個社區教育基地,開辦科普、體育、文藝、國防等特色學校,對轄區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街道拍攝的《東門社教綻新花》電視片被國家教委選用。久興里8號16戶居民團結互助親如一家,成為上海最早的文明樓組。
小東門街道

文化教育

小東門,社會事業有了較大發展,8所中國小、市民學校、文化活動中心、公共體育活動中心、早教中心等,共同形成了社會教育的良好的氛圍。1985年以後,街道辦事處成立曲藝、甬劇、魔術、越劇、江南絲竹、老年歌詠等數十支藝術表演隊。轄區內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舉辦燈會、歌詠會、故事會、戲曲演唱會、讀書講演會、家庭卡拉OK大獎賽等文藝活動,日本東京電視台曾前來採訪。1990年,街道被評為市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小東門街道
街道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分別連續3年和4年被評為市、區先進集體。小東門街道在全市“井岡業餘體校”,開設田徑籃球桌球圍棋射擊等課目;設社區體育聯合會,有43家會員單位,經常舉辦軍體夏令營、軍民友誼賽、機關運動會等活動,密切軍民關係,增強市民國防意識。街道老年體協有2000名成員,有練功十八法、木蘭拳、香功操、老年迪斯科等10餘支拳操隊伍,帶動轄區居民進行民眾性體育活動。1990年,街道獲全國老年體育先進集體稱號。轄區有2所中學,4所國小,2家醫院。1985年以來,街道連續4次被評為市文明單位。1995年街道被國家民政部評為中國街道之星。

社區展望

展望的小東門,其在黃浦區“一帶三區”規劃發展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3.396公里的黃金水岸線,是未來休閒、娛樂、商務集中地段,將設立遊艇碼頭、觀光平台,北望百年外灘,南眺世博風采,東賞小陸家嘴景觀;的小東門,區域面貌將日新月異,12#、13#、14#、15#地塊的規劃與建設,將使52萬平方米的二級以下舊里變成新型中高檔住宅樓,數萬居民將告別舊里,遷入新居;小東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將更加完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陽光之家等,將為社區成員提供更加全面、快捷、優質的社區服務。

地理位置

小東門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