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鵑

小杜鵑

小杜鵑(學名:Cuculus poliocephalus),是杜鵑科杜鵑屬的小型鳥類,體長24-26cm,上體灰褐色,翼緣灰色。喉灰色,上胸沾棕,下胸和腹白色,具粗著的黑色橫斑,外形和羽毛很相似於中杜鵑,但體型較小。

小杜鵑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林緣地邊及河谷次生林和闊葉林中,性孤獨,常單獨活動,鳴聲有力而富有音韻,音調起伏較大,主要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小杜鵑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小杜鵑雄鳥額、頭頂、後頸至上背暗灰色,下背和翅上小覆羽灰沾藍褐色,腰至尾上覆羽藍灰色,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具白色橫斑;尾羽黑色,沿羽乾兩側呈互生狀排列白色斑點,末端白色。外側尾羽內翈呈楔形白斑。頭兩側淡灰色,頦灰白色,喉和下頸淺銀灰色,上胸淺灰沾棕,下體餘部白色,雜以較寬的黑色橫斑;尾下覆羽沾黃,稀疏的雜以黑色橫斑。
小杜鵑雌鳥額、頭頂至枕褐色,後頸、頸側棕色,雜以褐色,上胸兩側棕色雜以黑褐色橫斑,上胸中央棕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
小杜鵑幼鳥背、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褐色,雜以棕色橫斑和白色羽緣;初級飛羽黑褐色,外翈具棕色斑點,內翈具棕色橫斑和白色羽端;腰及尾上覆羽黑色至灰黑色。雜以淺棕色和白色橫斑;尾黑色,具白色羽乾斑和白色端斑,兩翈雜以淡棕色橫斑;下體白色,具褐色橫斑。
小杜鵑虹膜褐色或灰褐色,眼圈黃色,上嘴黑色,基部及下嘴黃色,腳亦為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50-61g,♀50-70g;體長♂235-278mm,♀250-272mm;嘴峰♂18-21mm,♀18-22mm;翅♂149-171mm,♀151-168mm;尾♂125-153mm,♀125-144。跗蹠♂15-22mm,♀15-20mm。

棲息環境

小杜鵑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林緣地邊及河谷次生林和闊葉林中,有時亦出現於路旁、村屯附近的疏林和灌木林。

生活習性

小杜鵑性孤獨,常單獨活動。性藏匿,常躲藏在茂密的枝葉叢中鳴叫。尤以清晨和黃昏鳴叫頻繁,有時夜間也鳴叫,每次鳴叫有6個音節組成,重複三次,鳴聲清脆有力。飛行迅速,常低飛,每次飛翔距離較遠。無固定棲息地,常在一個地方棲息幾天又遷至他處。主要以昆蟲為食,尤以粉蝶幼蟲、春蛾科幼蟲等鱗翅目幼蟲為主要食物,也吃鞘翅目、尺蠖和其它昆蟲,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不丹、中國、剛果、印度、日本、肯亞、朝鮮、韓國;馬拉威、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斯里蘭卡、坦尚尼亞、越南、辛巴威、尚比亞。
旅鳥:孟加拉國、寮國、塞席爾、索馬里、南非、泰國。
中國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和西藏、海南島和台灣等。
分布分布

繁殖方式

小杜鵑繁殖期為5-7月。自己不營巢和孵卵,通常將卵產於鷦鷯、白腹藍鶲,以及柳鶯和畫眉亞科等鳥類巢中,由別的鳥代孵代育。卵白色或粉白色。

亞種分化

關於亞種分化,目前意見尚不一致。Dement’ev and Gladkov(1951)、鄭作新(1991)認為有4亞種:即指名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poliocephalus,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日本、朝鮮和中國,往南到緬甸北部、喜馬拉雅山區和阿富汗東部。婆羅洲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insulimdae,分布於婆羅洲。印尼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lepidus,分布於蘇門答臘、爪哇、巴厘、龍目。馬達加斯加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rochii,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南部。Howard and Moore(1984)在世界鳥類名錄中將印尼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lepidus併入中杜鵑而分為3亞種。Howard and Moore(1991)又在他的世界鳥類名錄第二版中將婆羅洲亞種Cuculus poliocephalus insulindae亦併入中杜鵑,而將剩下的指名亞種和馬達加斯加亞種分別獨立為兩個獨立種Cuculus poliocephalusCuculus rochii而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小杜鵑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km2,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小杜鵑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