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小惠,不知為政

《小恩小惠,不知為政》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當以大局為重,而不應以小 恩小惠去取悅於人,更不應以此來沽名釣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恩小惠,不知為政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讀解,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小恩小惠,不知為政
子產①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②濟人於溱洧③。孟子曰:“惠而 不知為政。歲十一月④,徒杠⑤成;十二月,輿梁⑥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⑦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 悅之,日亦不足矣。”

作品注釋

子產:名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的賢宰相。
②乘輿:指子 產乘坐的車子。
③溱(zhen)洧(wei):兩條河水的名稱,會合於河南 密縣。
④十一月:周曆十一月為夏曆九月,下文十二月為夏曆十月。
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橋。
輿梁:能通車馬的大橋。
⑦ 辟:開闢,即開道的意思。​

作品譯文

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時,曾經用自己乘的車去幫助人們渡過 溱水和洧水。孟子評論說:“這是小恩小惠的行為,並不懂得從政. 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橋,十二月修成過車馬的橋,老百姓就 不會為渡河而發愁了。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門 鳴鑼開道都可以,怎么能夠去幫助百姓一個一個地渡河呢?如果 執政的人要去討得每個人的歡心,那時間可就太不夠用了。”​

作品讀解

諸葛亮說:“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國志》)裴注引 華陽國志》)
說的正是孟子的意思。
子產用自己乘坐的車子去幫助老百姓過河,這事在一般人看 來是屬於愛人民的美德,因此傳為美談。但孟子從政治家的角度 來要求子產,則認為這是小恩小惠的行為,治末而沒有能夠治本, 於事無補。與其你這樣一個一個地去幫助老百姓過河,倒不如利 用你手中的權力為他們把橋修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使他們 再也沒有過河的煩惱。
也就是說,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當以大局為重,而不應以小 恩小惠去取悅於人,更不應以此來沽名釣譽
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觀點是很有道理的。​

作品出處

《小恩小惠,不知為政》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