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歷史文化背景,獨特唱腔,伴奏樂器,演出服裝,主要曲目,獨特風俗,歷史價值和社會作用,代表藝人,
概述
小廣侗語稱“XaOX gUaNgX”侗語轉音,意:最大最大的寨子。位於縣城東25公里,北部丘陵地形,住地沿岸而下有田壩,南面靠江,地勢陡峭。元至元12年(公元1414年),開始屬赤溪湳洞蠻夷長宮司。至清乾隆2年(公元湳1737年),隨湳洞司撥屬清江廳。民國33年(公元1944年)屬大廣鄉。1953年設小廣鄉。1970年是公社、鄉住地。1993年建並撤後屬磻溪鄉,現小廣轄前鋒、光茫、團結3各行政村,是一個擁有600多戶人家的古老侗寨。語言是侗語,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當地老白姓一直使用侗語。小廣從乾隆以來一直就是劍河境內最大的侗族村寨。因其人口眾多,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小廣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而又獨特、穩定的文化圈。小廣人的生活習俗與眾不同,至今這裡依然保存著許多生原態的民族文化,有著許多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民族風俗、民族節日。如“十月頭卯迎新娘”婚俗、四月八的“採桑節”、七月的“采葛節”等。
歷史文化背景
小廣位於南侗文化和白侗文化的分水嶺地帶,多元民族文化在這裡交融和滲透,外來漢文化沿清水江“侵”入這一地區,侗戲的傳入以其有必然的聯繫。據當地民間老藝人介紹,侗戲最初是從湖南流傳過來,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一名姓謝的湖南藝人來到劍河現在的磻溪鄉小廣、圭仁,敏洞鄉孟恩等地,把一種戲曲藝術——“侗戲”帶到了這一地區,他表演“侗戲”給當地的老百姓看,並教當地侗族人民學唱“侗戲”。“侗戲”這一外來的戲曲藝術以其獨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漸漸被當地侗族人民所接受和喜愛。
侗戲是流傳在劍河縣磻溪鄉小廣地區侗族民間戲曲音樂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最初的“侗戲”完全用漢語演唱,後因在侗族文化這一歷史背景的影響,當地侗族人民加入了自己的民族語言,使得“侗戲”在我縣磻溪侗族地區特別是小廣周邊地區盛行一時,並融入了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侗戲。隨著時間的流逝,侗戲在一些地區已不復存在,現僅流傳於劍河縣磻溪鄉小廣地區。
獨特唱腔
小廣侗戲有一整套獨具特色的唱腔。侗戲的唱腔分為彈腔、漢腔、奏雲飛、古奏吟、香羅代及快板、慢板等形式。在演出時,表現朝廷文官對話的場面唱彈腔,表現武官出場和相互較陣的場面時唱漢腔,表現遊玩和娛樂時唱奏雲飛和古奏吟、,表現悲哀和訴苦時唱香羅代。快板用在將領出兵、發號施令和宣布軍紀,慢板用在將領商議戰略和戰術。現在的侗戲常用的唱腔只有彈腔、漢腔和快板、慢板,而奏雲飛、古奏吟、香羅代已很少用。
伴奏樂器
小廣侗戲的伴奏樂器有鼓、鑼、鈸和京胡等。一般情況為大鼓一個、大小鑼各一個、鈸兩個、京胡數把。但現在侗戲演出時僅用鼓、鑼、鈸三種打擊樂器,京胡已很少使用。
演出服裝
小廣侗戲的演出服裝分為八莽(即大袍衣)、八銬(即盔甲)、馬褂三種。大袍衣是文、武官員在一般場合時穿戴的服裝,分為黃、紅、藍、黑、白等五種顏色。皇帝出場時穿黃袍,元帥出場時穿紅袍,黑臉將軍出場時穿黑袍和藍袍,文官穿白袍。盔甲是武將在作戰時穿的服裝,分為紅、藍、黑、白等四種顏色。元帥出場時穿紅盔甲、白盔甲,一般將領出場時穿藍盔甲、黑盔甲。馬褂為士兵服裝,分為紅、藍、白三種顏色,演出時跟隨元帥的士兵穿紅色馬褂、跟隨一般將領的士兵穿藍馬褂、白馬褂。
侗戲的演出道具主要有刀、鏘等。
主要曲目
小廣侗戲演出的主要內容是《穆桂英》、《三國演義》、《薛仁貴》等小說里的人和事。演出的主要曲目有《穆桂英掛帥》、《羅通掃北》、《空城計》、《失街亭》、《斬馬謖》、《大戰長板坡》、《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等。
獨特風俗
侗戲因受侗族文化及當地民族風俗的影響,平時侗戲不演出,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演出。在開台演出之前要進行一些神秘的祭祀儀式和巫術,即殺一隻公雞,以祭祀先輩並燒香、燒紙以示驅趕妖魔鬼怪,演出方可開始。演出結束後,同樣還要“清掃”演出場地。
歷史價值和社會作用
侗戲傳入小廣侗族周邊地區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他有一整套獨具特色的唱腔,有固定演出曲目,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他與侗族文化相揉合,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具有當地侗族特色的戲曲藝術。從侗戲的唱腔、演出曲目、演出服裝、伴奏樂器、演出道具來看,我們不難看出侗戲應屬一外來戲曲藝術,他可以說是中原文化藝術撒落在雲貴高原上一顆珍珠。但這一外來的戲曲藝術在傳入劍河縣盤溪鄉小廣侗族地區之後,以其獨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漸漸被當地侗族人民所接受和喜愛,當地侗族人民加入了自己的民族語言,並注如了當地侗族固有的民族文化內涵,使侗戲完全融入了侗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他已成為這一侗族社區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侗戲是漢侗文化交融的結晶,他能在侗族地區得以生存並“開花結果”,是漢族精髓文化與侗族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體現。
代表藝人
小廣侗戲最知名民間藝人是王元江。
王元江,男,貴州省劍河縣盤溪鄉小廣寨人,一九一二年八月生,國中文化程度,農民。
王元江熱心民間文學藝術,十四歲就參加本寨業餘戲班子學戲編戲,學歌編歌。他住的小廣寨,是一個四百多戶的侗族大寨,民眾對於文化生活的需要十分迫切,自發集資湊錢建戲班子,開展文娛活動。凡逢年過節、吃卯、吃新、都要開台演戲,王元江就是業餘戲班的骨幹。他移植和編寫了不少戲,古裝戲有“古城會”、“戰長沙”、“空城計”、“瓦橋關”等,並且熱心編歌傳歌。
解放後,他經常組織民眾開展文娛活動,恢復小廣民眾業餘侗族戲班子,積極編戲歌頌共產黨,歌頌翻身解放。他創造的新戲目有《王大娘轉變了》、《祝福毛主席》等,受到了廣大民眾的熱情稱讚,他在普選中被選為鄉人民代表。
十年動亂,這個樸素忠厚的農民蒙受了不明的冤害災難。一次挨斗回家後,有氣無力地躺在床上,茶不喝,飯不吃,為“鏟毒隊”抄家而自己怎樣保存戲具苦思冥想,翻來覆去難以合眼。老伴問他為何不高興?他只顧悶在肚裡不發言。到了半夜,才想出了可行的辦法。他急忙翻身下床,用塑膠布把戲班子的服裝包好,埋進了牛糞堆里。第二天早晨,“鏟毒隊”衝進他家翻箱倒櫃搜不著戲裝,狂呼咆哮了一陣,也只好掃興而走了。後來,他又冒險將戲裝轉移到天樓上。三中全會的陽光碟機散了烏雲,他懷著萬分喜悅的心情,把戲裝從樓上拿了下來,但當他打開時,卻全部霉朽了,這使他傷透了心腸。
黨的光輝政策使這位飽經橫禍創傷的老人又恢復了藝術活力。他積極為恢復小廣侗戲班子操費心力,積極幫助年輕人建立小廣文化站,協助他們開展文化工作。他不畏白髮高齡,親自帶隊在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之際,遠走黎平、從江、榕江、錦屏等縣為侗族人民演戲,宣傳三中全會精神。他編寫的侗歌記數千行,有的經過加工整理後,發表在州、省刊物上,他口述的民間傳說故事“落陽橋的傳說”、“四月八”、“十月頭卯迎新娘”、“一日三餐的故事”等先後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登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