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概況
小崗行政村位。總面積4.2平方公里。
現於、時、秦、李四姓居多,因村西有一土崗取名為後崗,後改稱小崗。
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村中土地多次被淹,沙化耕地占一半。解放前冬春兩季沙塵飛揚,大片莊稼被風颳毀,糧食產量不足百斤。在抗日戰爭時期,盜匪四起,村民飽受明搶暗殺之災。從1937年日本侵略通許開始,村內曾多次受到日本鬼子和漢奸隊的騷擾,人被打死,麥場被燒,東西被搶的事不斷發生,當時的村民整日提心弔膽,無心生產。特別是1945年5月,小麥即將收割,一個日本鬼子被新四軍打死在該村西南土崗上的麥地里,訊息傳出後,一天早上天還不亮,日本鬼子和漢奸隊便將全村包圍,天亮後將男女老少都趕到村東場上,將時建朝、於含明等人綁赴現場進行拷打,因保長李慶亮躲起來未被找到,便將其婦人吳秀花和3歲兒子抓到,一個日本鬼子一手抓住小孩,一手用刺刀在小孩光肚上劃了兩下,後將小孩扔了好遠,然後兩個日本鬼子用槓子壓在吳秀花的肚子上,兩人踩到兩端,當時吳正懷著孕。有幾個村民被吊到樹上往下摔,有的往肚裡灌髒水,敵人的酷刑、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最後將時建朝的頭砍掉,其狀慘不忍睹。正要殺於含明時,漢奸隊中一個熟人忙給翻譯說情,又趕緊讓百姓跪下求情,於含明才倖免一死。此事激起了全村村民對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永遠銘記心中。
1948—1954年村里實行了土地改革,實行了耕者有其田,建立了村級政權—農民協會,有了黨的組織,後又進行了剿匪反霸,“三反五反”,統購統銷,貧苦農民做了主人,生產積極性大增,從此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1954—1958年,村里在黨員、農會的帶動下,成立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設了代銷點、信用社,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發展,農民生活得到改善。
1958—1961年,由於“大躍進”、“共產風”衝擊了小崗村,幹部搞浮誇,搞形式,瞎指揮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合大夥,吃大鍋飯,管理混亂,浪費了糧食,損失了物資,後來造成吃不飽、餓壞人的現象發生,民眾生活陷入極度困難時期。
1961—1966年,中央對農村政策有所調整,村里解散了大夥,分了自留地,允許借地和開墾荒地,農民的生活困難有所緩解,但是由於生產效率低,加上自然災害頻繁,農民的溫飽問題還未徹底解決。
1966—1976年,村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等一系列運動,幹部民眾受到了教育,但是也傷害了不少幹部。在這段時間村里進行了水利建設、土地劃方、五溝配套,打畦田、打機井,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
1976年,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十年動亂,各項工作撥亂反正,走上正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村里實行了以農戶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村組幹部又組織民眾打機井95眼,井上安上深井泵。1998年,該村進行了電網改造,大大改變了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條件,全村土地5天全澆一遍,達到旱澇保豐收。又加上優良品種、優質化肥農藥、農膜等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農業產量由原來的畝產三四百斤,增至畝產千斤以上,農民生活告別了過去“紅薯片、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年代。特別是2003年以來,黨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使農民收入增加更快,免去農業稅,實行種糧補貼款,學生實行“兩免一補”。2007年農村中國小雜費全免,五保戶、困難戶國家發放生活補助金等等,由於農民收入增加了,生產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全村共有四輪拖拉機250多部,三輪運輸車230多部,大型收割機5台,旋耕機2台,秸稈還田機2台,一個星期內全村小麥可全部機收完畢,農戶手機、電話、彩電基本普及,機車、電動車、電冰櫃逐年增多,新蓋樓房100多所,呈現出新農村的勃勃生機。
1、靠科學技術創收
1980年,原開封縣副縣長時德普將早熟地膜
西瓜技術傳給小崗村,全村發展早熟地膜西瓜500多畝,銷往通許、密縣、杞縣等地,遠近聞名後又發展成雙膜小拱棚西瓜,畝效益大大提高,每畝創收1000元—3000元。
2、發展養殖業增收
經過村委會的組織號召、服務引導,使村中養殖業迅速發展。首先以獸醫員時德橋為首的技術人員,狠抓了全村的畜禽防疫和疾病防治,以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以其的技術傳遍了三里五村。
3、務工養農
由於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村剩餘勞力大增,村委會號召、組織輸出剩餘勞力,鼓勵農民外出經商、務工,增加收入。1995—2007年,全村共外出勞力852人,其中長年在外打工者265人,僅此一項,全村每年增收300多萬元。
4、收購、運輸農副產品增收
為解決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村里農民購買200多輛三輪車、奔馬車,到附近縣鄉、周邊農村收購、運輸農副產品,既方便了民眾又增加了收入,此項每年收入80多萬元。
5、發展服務業增收
於兆安、秦從國開辦農機修理部,修理各種農機車輛,加工製造小型農機車輛拖斗,同時加工雨搭,附近聞名。
全村共有小賣部五個,秦佩占代銷點已發展為連鎖超市,民眾購物非常方便,秦永傑、秦永振等四家都置有打井架子,到十里八鄉打小機井,收入顯著。
於兆禮、於兆方兄弟二人開辦醫療診所服務村民,使村民小病不出村。
時堅強、秦軍衛、時連偉、李海偉、秦從來購置收割機等大型農機具,既服務農業生產,又增加個人收入。
學校變遷和教育發展情況。
1925年,村裡的
秀才於從周在村中廟院開辦洋學,學生多人,教室2個,學習內容有國語、算術、自然、衛生等。
1930年因於從周年老辭職,聘該村於從長、時清源任教,改為私學,學生有40多人,後因時局動亂停辦。
1935年從六營聘於從惠來村任教,學生有四五十名,1937年停辦。1943年因迷信不敢在廟裡上課,校址遷到於從周家東院,聘請西羊羔橋村劉廣德任教,學生30名左右。
1945年學校遷回原址廟院裡,由時德門、時清源、於善章任教,改為國小1——3個年級,約50名學生。至1951—1959年,仍為3個教學班,學校教師先後有楊春榮、李天況、姚東海、付志軍、王海橋、李蘭柱、蘇丙文、王少先、李風運等。1959年,因學校規模擴大為六個教學班,遷往南街幾戶民房中,教師有於蘭勛、於兆義、張廣順等人。1962年,因東西蘆氏三個村的完小併入小崗村,校址由前街遷至村中原大隊院內,教學班有10個左右,學生300多人,校長徐全忠。1964年,完小遷至東蘆氏村有1—4個教學班,後增加一個學前班,教師由張秀麗、於善雲、李開顯、徐明朗、時德崇、李祥友、時德廷等。當時,教學條件很差,教室矮小,大部分學生無桌凳,用土台代替。1969年校址建在村東有8畝地大小,改為五年制共五個班約200多名學生,教師有李開顯、龐同賀、於兆明、時德崇、李祥友等人。1971年公立學校的教師下放本村任教,學校設有國中班,共7個教學班,300多學生。秦佩君任校長,教師有於含淑、時德崇、梁文之、徐玉蘭、於兆明、李祥友、時桂枝等人。1990年學校改為5個教學班,學生200多人左右。學校先後有於善水、於從義、於旭初、於善貞、於兆連、李培順、時近來、張新勝,於兆明、李祥友等任教。1990—2007年學校先後進行了兩次擴建翻修,現有教室、住室、辦公室共35間,6個教學班(一個學前班),教學條件和環境正在改善,現因老校址地勢低洼,夏季汛期積水無法上課,教室老化,經村委向上級申請危改專項撥款,將老校址遷到村西崗上,現主體工程即將竣工,預計2008年可遷入新校址。2008年,新學校工,學校遷入新校上課,校園內經過綠化,並經縣鎮村的支持和協調,由開封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無私援助,學校的坐凳及辦公設備全部更新,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師生的教學積極性大大提高。
2008年以來,全村民眾在村支部的領導下,生產進一步發展,新建鑫鑫烤漆門廠一個、養雞場一個、養豬場11個。並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種植小帳篷西瓜、地膜洋蔥、大蒜,共一千畝,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澆水更方便了,收麥全用收割機、耕地、播種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使更多的勞動力外出打工或經商,可以掙更多的錢,錢多了,住房條件改善了,戶戶比著蓋樓房。全村現已建樓房三百多所,買大小汽車30多輛,民眾生活提高了,健康意識增強了,購買力也增加了,村里共有連鎖超市三個,代銷點5個,全村100%的農戶加入了新型合作醫療,小病不出村,大病去醫院,看病方便多了,2010年全村開展了新農保,現參保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多,多數人都能自覺交納養老金,現全村共有350人正在領取
養老金,民眾滿意的說:“政策真好,過年都交公糧,公糧全免,國家還補錢,老年人還每月發養老金。這多虧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啊!”
2012年小崗村兩委組織民眾為改善村容村貌,開展“一事一議”工作,計畫架設路燈,修下水道,安裝監控錄像。現全村大街小巷已安裝路燈170盞。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文化娛樂的要求也提高了,民眾自發組織了盤鼓隊。村支部大力支持,盤鼓隊所需用品,村里全部買齊,並聯繫縣文化局請老師培訓,民眾的熱情提高了。都積極為活躍農村民眾文化生活做無私的貢獻。
新農村、新氣象年年都有新變化,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後,在以習近平為首的新的黨中央領導下,在不久的將來,美麗的中國將要展全國人民面前,小崗村的新農村面貌也將會改變的更快,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組織機構沿革
1948年,小崗村在於從雲、時清漢等黨小組成員的發動和組織下進行了土地改革,成立了以於善功為首的農民協會。1955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春成立硃砂人民公社,小崗村與東西蘆氏合為一個大隊,小崗村下設兩個中隊。1960年與東蘆氏分開,仍和西蘆氏一個大隊。1965年與西蘆氏分開大隊,轄7個生產隊。1958年建立了村黨支部。1979年後,村里原7個隊分為9個隊。
農會會長
於善功(1948.2—1954.2)
村文書
時清樹(1948.2—1955.2)
黨支部書記
於從雲(1958.8—1964.8)時德本(1964.8—1972.8)
於兆來(1972.8—1995.5)於兆柱(1995.5—)
大隊長
秦佩祥(1969.3—1985.5)
村長、村主任
李良生(1956.8—1966.8)時芳民(1966.8—1985.5)
時清雨(1985.5—1995.5)時連社(1995.5—2005.5)
於兆柱(2005.5—)
會計
時建慶(1955.2—1958.2)時清化(1958.2—1959.2)
時本德(1959.2—1964.2)於兆廷(1964.2—1969.8)
時清福(1969.8—1972.8)時德崇(1972.8—)
民兵營長
時德旺(1956.8—1960.8)於兆京(1960.8—1966.8)
於兆來(1966.8—1972.8)於善豐(1972.8—1973.8)
於兆京(1973.8—1975.8)時清雨(1975.8—1985.8)
李文建(1985.8—1996.5)於兆申(1996.5—1998.5)
時德鋒(1998.5—)
婦聯主任
張進衣(1948.2—1954.2)吳運蓮(1954.2—1960.2)
喬秀英(1960.2—1969.8)陳玉蘭(1969.8—1996.5)
於景花(1996.5—)
治安主任
於啟志(1956.8—1960.8)秦效良(1960.8—1966.8)
秦效廷(1966.8—1972.8)於兆海(1972.8—1985.8)
於兆申(1995.5—)
著名人物
革命烈士
於含長男,1919年3月出生,1938年10月參加革命,11月入黨,杞縣大同中學肄業,新四軍4師722團任連指導員,1939年,在河南省永城市與日軍戰鬥中光榮犧牲。
正科級以上幹部
宋學詩1943年參加
新四軍,1949年南下過江,解放後轉業到貴陽縣,任縣監委書記,已病故。
時德廣1965年,畢業於西安空軍飛彈學院,後轉業分配到地方,先後在遼寧省營口市公安局,河南省
公安廳工作,處級幹部,現已退休。
時德普1966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先後在開封縣農科所,縣政府工作,曾任開封縣
副縣長,政協主席,正縣級待遇,已退休。
時進忠1964年參軍,後任
連長,轉業後,任鄭州輪胎廠廠長,已退休。
李祥棟參軍後曾任營級幹部,後轉業至開封市政府工交科,任科長,已退休。
秦佩軍大專畢業,曾任通許縣實驗中學校長,教育局副局長,已退休。
李祥雲曾任
北京總參三部電台台長,已退休。
於善水曾在陝西省西安市人事廳工作,
副廳級,已病故。
時連固現任開封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時磊現任開封市行政審批中心業務科科長。
李學義現任通許縣
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主任科員。
李新義現任通許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王學敏現任通許縣
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正科級偵察員、交警大隊長。
專業技術人才
於善群曾為漯河棉紡廠工程師,已退休。
於兆福曾為鄭棉二廠助理工程師,已退休。
李一現任山東省威海高分子材料廠副廠長,
工程師。
李凡安陽鋼鐵廠工程師。
時德廷河南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解放後考入高校的學生
李一1981年考入
武漢鋼鐵學院。
時偉1983年考入開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于吉國1985年考入開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李凡1986年考入
武漢鋼鐵學院。
於善法1986年考入開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時連國1986年考入鄭州農機專科學校。
于吉友1987年考入
河南大學。
時俊霞1988年考入湖南醫科大學。
於再寬1992年考入開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于海濤1993年考入河南師範大學。
時會敏1994年考入西安電子工業學院。
於兆倫1994年考入開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于吉偉1994年考入開封警校。
于吉濤1994年考入聊城武警幹校。
時開英1996年考入開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時連偉1996年考入
鄭州大學。
李大麗1996年考入河南政法學院。
秦鋒1997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君立1997年考入河南醫科大學。
時少華1997年考入西安空軍學院。
李岩1997年考入河南農業大學。
時海濤1998年考入河南公安幹校。
時寶磊1998年考入
開封大學。
於靜傑1998年考入山東大學。
秦紅麗1998年考入
鄭州牧業高等專科學校。
時凍1998年考入開封大學。
時艷紅1998年考入南陽師範專科學校。
時紅1998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
時衛東1998年考入開封廣播電視大學。
李國軍1998年考入開封廣播電視大學。
時倩倩1999年考入武漢醫科大學。
於永生1999年考入信陽師範學院。
李人立1999年考入河南醫科大學。
時連玉1999年考入商丘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時安生1999年考入開封廣播電視大學。
時連輝1999年考入開封廣播電視大學。
時安富2000年考入信陽農專。
于飛2000年考入河南農業大學。
李嫚2000年考入河南醫科大學。
秦威威2000年考入西安空軍飛彈學院。
時秀賢2000年考入新鄉財經學院。
時輝2001年考入黃河水利學院。
於音磊2001年考入商丘師範專科學校。
於音華2001年考入焦作工學院。
於永超2001年考入河南師範大學。
陶平2001年考入鄭州輕工業學院。
時傑2001年考入武漢醫科大學。
於志傑2001年考入鄭州工學院。
李凱2001年考入吉林大學。
於鋒2002年考入開封大學。
秦娟2002年考入三峽大學。
時君2002年考入河南大學。
秦輝2002年考入哈爾濱工學院。
李紅星2002年考入
河南科技大學。
時紅攀2003年考入河南科技大學。
李紅梅2003年考入
河南中醫學院。
秦吉超2003年考入鄭州水利學院。
於賢2003年考入信陽師範學院。
於靜2003考入信陽師範學院。
時衛斌2003年考入
開封大學。
時玉枝2003年考入洛陽師範學院。
時連威2003年考入
鄭州大學。
于海鵬2003年考入黃河水利學院。
於瑩瑩2004年考入湖南懷化醫學專科學校。
於高攀2005年考入漯河醫學專科學校。
於志恆2005年考入石河子大學
時磊2005年考入大連海軍學院。
於亞瓊2005年考入
鄭州牧業高等專科學校。
李沖2005年考入
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