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賦

小山賦

小山賦》為唐太宗李世民的作品,與其嬪妃徐惠(即徐賢妃)的《奉和御製小山賦》一併收入《全唐文》,此二賦作於貞觀二十一年初夏,時唐太宗重修終南山翠微宮,並攜徐賢妃等人來這裡避暑。賦中的“小山”是翠微宮中的一座假山。當年兩人漫步於此,詩興大發,留下了這兩篇精緻的唱和之作,詞藻優美,意境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山賦
  • 外文名稱:Fu on the Little Hill
  • 創作年代: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文學體裁:賦
  • 作者:唐太宗
  • 奉和作品作者徐賢妃
  • 奉和作品名稱:奉和御製小山賦
  • 寫作地點:終南山翠微宮
  • 描寫特色:山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唐太宗,徐賢妃,

作品原文

小山賦(唐太宗)
何四序之交運,轉三陽之暮時。風辭暄而入暑,樹替錦而成帷。想蓬瀛兮靡覿,望昆閬兮難期。抗微山於綺砌,橫促嶺於丹墀。啟一圍而建址,崇數尺以成岯。既無秀峙之勢,本乏雲霞之資。承墜宇之殘露,掛低空之斷絲。爾乃參差絕巘,葳紆短逕,風暫下而將飄,煙才高而不暝。寸中孤嶂連還斷,尺里重巒欹復正。岫帶柳兮合雙眉,石澄流兮分兩鏡。爾其移芳植秀,擢乾抽莖;松新翠薄,桂小丹輕。細影雜兮俱亂,弱勢交兮共縈。才有力以勝蝶,本無心而引鶯。半葉舒而岩暗,一花散而峰明。何纖微之同景,亦卑細以相成。於是換浮歡於沈思,賞輕塵於勝地。俯蟻垤而有餘,仰終南而多愧。非為固於九折,庶無虧於一簣。聊夕玩而朝臨,足攄懷而盪志。
奉和御製小山賦(徐賢妃)
惟聖皇之御宇,鑒敗德於前規。裁廣知以從狹,抑高心而就卑。懼逸情之有泰,欣靜慮於無為。於時季春移序,初光入暑,露溽池台,煙霏林篽。睿情悒以無歡,懷仁智而延佇。思寓賞以登臨,非騁麗於茅宇。殊華岳之削成,異羅浮之移所。爾其表玩宸衷,故作離宮。含仁自下,帶嶮非崇,分上林之卉木,點重巒之翠紅。葉新抽而不樹,花散植植而無叢。雜當窗之帶柳,交約砌之圭桐。纖塵集兮朝嶺峻,宵露晞兮夕澗空。影促圓峰三寸日,聲低疊嶂一尋風。風輕兮拂蘭蕙,日斜兮蔭階砌,蝶留粉於岩端,蜂尋香於嶺際。草臨波而側影,石瑩流而倒勢。雖蓬瀛之蘊奇,故未留於神睇。彼昆閬之稱美,詎有述於天制。豈若數簣之形,託於掖庭,俯依綺檻,仰映朱楹。恥岩崖之鄙薄,荷眺矚之恩榮。期保終於一國,奉天眷於千齡。

作者簡介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台市隆堯縣)。唐朝建立初期,封秦王,立下赫赫戰功。即帝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明君之一。他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實現“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徐賢妃

徐惠(627-650),湖州長城人,唐朝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她生於太宗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生五月即能言語。四歲通論語毛詩。八歲巳善屬文。徐孝德曾命擬離騷為小山篇,為太宗所聞,納為才人,後太宗益禮顧,俄拜婕妤,擢徐孝德為水部員外郎(徐孝德墓誌載為禮部員外郎),徐惠再遷充容貞觀末,上書極諫征伐、土木之煩,太宗頗善其言。太宗卒,因悲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及連珠以見志。明年亦卒,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徐賢妃的著作,今尚存詩五篇,賦一篇,文一篇(即著名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