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Furuncle)是化膿菌侵入毛囊及周圍組織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單個損害稱為癤。是疼痛的半球形紅色結節。以後,中央化膿壞死,終於潰破或吸收,多發而反覆發作者稱癤病。好發於頭、面、頸、臀等部位,夏秋季多見。癤是一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和周圍組織所發生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常擴展到皮下組織。致病菌大多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體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細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導致癤的發生。癤常發生於毛囊和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頸、頭、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溝部及會陰部和小腿。多個癤同時或反覆發生在身體各部,稱為癤病。常見於營養不良的小兒或糖尿病病人。 多個癤的融合,在皮下脂肪筋膜組織中形成多個互相溝通的膿腫,稱為癰癤病名。癰疽根盤小而局限之輕症者。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四,又名熱癤、石癤,俗稱癤子。《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之癰疽第二:“凡腫,根廣一寸已下名癤,一寸已上名小癰,如豆粒大者名皰子。”夏日炎熱多痱子,或局部化膿小腫點者為熱癤。皆因熱毒蘊結,或外受暑熱之邪而發。證見癤腫腫勢局限,色紅,熱痛輕微,根基淺在,膿出即愈。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劑,可內外治兼施,證治參見外癰條。此即毛囊炎,或皮脂腺之急性炎症。
局部皮膚紅腫疼痛,可伴發熱、惡寒、口乾、便秘、小便黃等症狀。
一、有頭癤患處皮膚上有一色紅灼熱之腫塊,約3crn大小,疼痛,突起根淺,中央有一小膿頭,膿出便愈。
二、無頭癤皮膚上有一紅色腫塊,範圍約3cm左右,無膿頭,表面灼熱,壓之疼痛,2―3天化膿後為一軟的膿腫,潰後多迅速癒合。
暑癤多熱證,最宜清解,故余治此,仍以桔梗、銀花等藥取效,配伍得宜,數服即消。湯姓男孩年一歲,住沅江縣小波公社康健大隊。滿頭小癤,潰爛久不愈,因膿水浸淫,引起兩外耳道亦潰爛,手足發冷,大便乾秘,於1973年9月10日抱來就診,擬用:銀花10克,桔梗6克,黃芪10克,連翹6克,當歸6克,生地10克,赤芍6克,甘草3克。患兒服此三帖即愈。後以此方施用於多例小兒頭癤均效。
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膩食物,患病時忌食魚腥發物。夏秋季節多飲清涼飲料,如金銀花露、綠豆米仁湯等。
預防與調攝
1.少食辛辣油炸及甜膩食物,患病時忌食魚腥發物。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理髮,勤換衣,保持局部皮膚清潔。
3.夏秋季節多飲清涼飲料,如金銀花露、綠豆米仁湯等。
由於內郁濕火,外感風邪,兩相搏結,蘊阻肌膚而成;或由於在夏秋季節感受暑濕熱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氣悶熱,汗出不暢,暑濕熱毒蘊蒸肌膚,引起痱子,復經搔抓,破傷染毒而發。
一、癰常為單個發生;腫勢範圍較大,局部頂高色赤,表皮緊張光亮;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二、顏面部療瘡初起為粟粒樣膿頭,根腳深,腫勢散漫;出膿較晚而有膿栓;大多數患者初起即有全身症狀。
皮膚紅腫,皮膚潰爛,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