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脈診

中醫診斷學名詞。又稱小兒脈法。指診察小兒脈象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兒脈診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診察小兒脈象的方法。

解讀

診小兒脈與成人不同。一是小兒脈氣未充,寸口部位狹小,難分寸關尺;再則小兒在臨證時容易哭鬧,每致脈亂而難以切按,故診小兒脈有其特殊性。故診脈時運用一指總候三部的方法觸診小兒脈搏,以辨別陰陽、表里、寒熱、邪正盛衰。

中醫套用

1、脈法
臨床上對小兒寸口脈的切按,常用一指三部定位法:用左手握持小兒手,對3歲以下的小兒,用右手大拇指按在高骨脈上,分三部定息數;對4歲以上小兒,則以高骨中線為關,以一指向兩側滾轉尋三部;七八歲者可挪動拇指診三部;15歲以上者可按成人之法診脈。對3歲以下的小兒,除了脈診外,應注意形色、聲音和診食指絡脈等法。
2、脈數
小兒之脈,3歲以下,一息七八至為平脈。五六歲者,六至為平脈,七至以上為數脈,四五至為遲脈。臨證時診脈只須辨脈位之浮沉,至數之遲數,脈勢之強弱與緩急,以辨別陰陽表里寒熱及邪正盛衰,不詳求28脈。
3、代表病證
浮脈主表證,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沉脈主里,沉而有力為里實,沉而無力為里虛。數為陽熱,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遲脈主寒,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沉滑為痰食,浮滑為風痰。
《本事方·小兒病》曰:“凡候兒脈,當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為平和,十至為發熱,五至為內寒。脈緊為風癇,沉緩為傷食,促食為虛驚,弦急為氣不和,沉細為冷,浮為風,大小不均為惡候、為鬼崇,浮大數為風、為熱,伏結為物聚,單細為疳勞。凡腹痛多喘哎而脈數者為有蟲,浮而遲潮熱者謂寒也,溫之則愈。”《嬰童類萃·上卷》曰:“小兒脈大多風熱,沉細原因乳食結。弦長多是膈肝風,緊數驚風四肢掣。浮洪胃口是火燒,沉緊腹中痛不歇。虛濡少氣更兼驚,脈芤便痢並失血。前大後小童脈順,前小後大必食結。四至洪來主煩滿,沉細腹中痛切切。滑主霧露冷所傷,弦長客忤分明說,五至夜甚浮大晝,六至夜細浮晝別。息數平和六至五,此是聖人傳妙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