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脈幾經脈發揮
- 作者:閔鉞等閔鉞等
- 創作年代:清代
- 類別:診法類
- 卷數:五卷
《脈幾經脈發揮》是清代閔鉞等編寫的一本診法類中醫文獻。初刊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內容簡介本書由《脈幾》、《經脈發揮》兩書合編而成。《脈幾》分上、下兩卷,上卷載《脈訣》、《診法》、《脈象提綱》、《五臟經脈》、《五臟...
十二經脈具有運行氣血、聯接臟腑內外、溝通上下等功能,無論感受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引起經絡的病變。因此,了解十二經脈的循行、功能和發病情況,對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義。長沙馬王堆漢墓醫書中的“十一脈”,其中甲種本,即《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載“臂少陰溫(脈)”之循行近於今之手少陰心經;而乙種本,...
《十四經發揮》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十四經發揮》由元·滑壽所著。本書共3卷,每卷l篇。卷上為手足陰陽流注篇,總論三陰三陽經脈循行的規律。卷中為十四經脈氣所發篇,論十四經循行路線、腧穴位置及手足十二經“是動”病的臨床表現。卷下為奇經八脈篇,為滑氏雜取《素問》、《...
《靈樞·經脈》篇是關於歸納總結十二經脈、絡脈的循行及所主相關疾病的一篇文章,是經絡理論的奠基之作。主要內容 雷公問於黃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次五賍,外別六腑,願盡聞其道。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乾,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
三脈:是Ida Nadi,Pingala Nadi及Shushumna Nadi三條經脈。三脈是我們人體內的生命能量流通而形成的三種主要人格力量。簡稱:左脈、右脈、中脈。經絡簡介 人體的能量系統(Subtle System)簡釋 人類雖有膚色種族的不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分別。在這個看得見、物質性的身體外,我們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靈性的身體(...
可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人體的健康問題幾乎都和經脈穴位有關。內經十二脈 脈學名稱。指《內經》所論述的十二種脈象,即鼓、搏、堅、橫、急、喘、躁、格、關、溢、覆。《診家正眼》:“《內經》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脈,未嘗非辨證之旨訣,而世皆置若罔聞,則有慙於司命之職矣。”
經絡作為運行氣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經脈為主,其“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將人體內外連貫起來。 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分:經脈和絡脈。經脈分: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絡脈分:十五絡脈、浮絡、孫絡。定義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15條,稱...
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中,有9條脈仍是起於四肢,走向軀幹和頭面,但肩脈和足太陰脈則相反,分別起於頭或腹部,走向四肢的末端。各經脈之間彼此獨立,相互不銜接。每條脈以分布身體表面為主,只有少數幾條脈與數個臟器相連,包括:《足臂十一脈灸經》中的臂太陰脈“之心”,足少陰脈“出肝”;《陰陽十一脈灸...
明代劉純《醫經國小·經絡第三》卷三歌訣“經穴起止”中,所謂“十二經穴始終歌”,才是概指十二經脈的歸經腧穴。元代滑壽《十四經發揮》將手足十二經脈與督、任二脈一起稱為十四經,並確定了人體腧穴以十四經脈為統領的分類排列形式,所列腧穴為歸屬其經脈的所有腧穴。《十四經發揮》對後世的醫家有很大影響,...
書中竇氏論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歸經、取穴、主治病證舉例和上下固定隨症配穴法,雖未明確指出某穴通某脈,但已認識到八穴與奇經八脈是有聯繫的。此後,明代劉純《醫經國小卷之三》首載“經脈交會八穴”一首:“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