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原發性痛經
(1)初潮1~3年(大約14~15歲):的女孩於月經前12h左右或月經期開始下腹正中部痙攣性疼痛,重者可波及腰骶部及腹部,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或頭痛、疲乏等症狀,重者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甚至虛脫。疼痛持續1~4天。
(2)非月經期內無症狀。
(3)肛門指診及(或)盆腔B超檢查正常。
2.繼發性痛經 與原發性痛經不同,腹痛發生在行經數年之後,多見於成年婦女,其疼痛特點是經期加重,非經期亦感不適,非嗎啡類止痛劑效果不良,盆腔檢查及(或)盆腔B超檢查可發現病變。
用藥治療
1.原發性痛經
(1)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月經前1~3天開始服藥,持續至行經1~2天。
①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3次/d,約70%有效。
②布洛芬(異丁苯丙酸):400mg,3次/d,85%有效。
③氟比洛芬(氟聯苯丙酸):50mg,每6小時1次,或100mg, 2~3次/d。
④甲芬那酸(甲滅酸):500mg頓服,以後250mg,每6小時1次。
⑤甲氯芬那酸(甲氯滅酸):100mg頓服,以後50~100mg每6小時1次。
(2)激素治療:
①口服避孕藥:與避孕的用法相同。短效避孕藥於月經第3~5天開始服用,通過抑制排卵解除痛經。因卵巢分泌雌激素減少,使內膜合成PG減少,又使子宮內膜增生不良,使經血量減少,是解除痛經的又一原因。一般連續服3~6個周期。由於青春期少女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不穩定,避孕藥可能抑制其功能而於停藥後發生閉經,故不是首選。
②孕激素:月經前5~7天補充孕激素可解除部分痛經。
③人工周期治療:用於子宮發育不良者。
(3)解痙劑: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可使子宮峽部鬆弛而減輕痛經。
(4)嗎啡類止痛劑:因可成癮,慎用。
(5)中成藥(痛經丸,加味消遙散)或辨證施治服中藥。
2.繼發性痛經 治療原發疾病。
飲食保健
生活規律、防止過勞及精神創傷可使痛經減輕。防止盆腔感染,減少人工流產手術,可減少繼發性痛經的發生。
預防護理
生活規律、防止過勞及精神創傷可使痛經減輕。防止盆腔感染,減少人工流產手術,可減少繼發性痛經的發生。
病理病因
1.原發性痛經 疼痛由子宮本身引起,不伴有盆腔病變。常見於排卵性月經期內,故在初潮6~12個月內發生者約占75%,如初潮即排卵,則初潮即開始痛經;初潮後第2年開始發生痛經者占13%,第3年為5%,第4年僅4%。
2.繼發性痛經 青春期女孩少見。由盆腔疾病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充血症等。
疾病診斷
月經期內發生的以下疾病可引起腹痛,需加以鑑別:
1.卵巢腫瘤蒂扭轉 可查到大小不同的腫物,症狀多局限於病側。
2.卵巢黃體破裂 腹痛常伴有噁心及便意,症狀偏於一側。
3.闌尾炎 轉移性腹痛及一側體徵較重。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一般實驗室檢查正常。
其他輔助檢查:
應做腹部B超檢查,了解子宮大小,有無異常情況。
併發症
重者痛經可致虛脫;可發生哮喘和血壓升高。
預後
原發性痛經多數在婚後或生育後減輕或消失。繼發性痛經的預後,取決於原發疾病的治療及其嚴重程度。
發病機制
原發性痛經:
1.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增加 月經前子宮內膜中雌、孕激素含量增加,促使內膜合成PG增多,經期內膜崩解時,PGE2及PGF2a釋放,引起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導致宮腔內壓升高,當宮內壓超過動脈壓時(>26.7kPa,即>200mmHg),子宮缺血,出現類似心肌缺血的疼痛症狀。由於PGF2a及PGE2也作用於氣管、腸管及血管的平滑肌,故可同時發生哮喘、噁心、嘔吐、腹瀉及血壓升高等症狀。
2.子宮頸管狹窄或子宮過度後屈 使經血排出受阻時,子宮收縮加強,可引起痛經。
3.子宮發育不良 常伴有血管供應異常而發生局部缺血,引起經前及經期腹痛。
4.子宮內膜整片排出時 可引起強力子宮收縮而發生腹痛,亦稱膜樣痛經。內膜不崩解的原因不明,有認為是孕激素過多所致,而月經前套用孕激素後,可使部分膜樣痛經消失。
5.其他 精神創傷、過度疲勞、劇烈運動等可使痛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