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運動,1943年膠東開始有小先生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先生運動
- 開始時間:1943年
- 起源地:山東膠東
當時,教員參軍參乾,數量減少,適應教育發展需要,出現了導生制。各國小普遍組織學習小組,由組長領導學習,或指定小先生幫助學習差的學生,或由小先生幫助教師維持課堂秩序。由於小先生活動取得成效,成人教育又迫切需要教員,膠東行署便號召推行小先生制。1944年小先生運動在文、榮、牟、棲及牙前等縣蓬勃開展起來。小先生運動由校內輔導學習向組織失學兒童和成人學習方面發展,有“兒童教育服務於成人教育”的口號。1944年冬,膠東區總結了小先生運動經驗,提出了創模競賽,小先生運動形成熱潮,小學生爭先恐後組織失學兒童,組織媽媽組、老頭組,小先生到處招收學生,小學生多的村莊,常有四五個小先生圍著教一個五六歲孩子的故事。小先生為了團結學員,組織學習,想出了種種辦法,如教兒童跳舞,扭秧歌,遊戲、唱歌等。小先生還根據實際事例;自編教材進行教學。少年學習英雄、特等模範小先生薑田夫為宣傳種棉花,就編了一首歌給大家唱:“種棉花,真上算,好地不知出多少,薄地每分四斤半。勸大家,快種花,種出棉花紡成紗,紡成棉紗織成布,人民衣服能豐富。”開始小先生單獨活動,後發展到統一組織,分工教學,並安排有測驗和娛樂活動。教材也逐步發展到正規化。到1946年8月,膠東小先生已發展到4萬多人,成為當時教育戰線上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