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紅四軍醫院舊址

小井紅四軍醫院舊址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背景,

簡介

紅四軍醫院舊址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北4公里小井村。1928年夏,紅四軍醫務所由寧岡茅坪遷到了井岡山的大小井。第四管理組就設在小井。當時,全村的四十多戶農民家裡住了二百多名傷病員。 1928年10月開始興建小井紅軍醫院。紅軍和民眾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建起了這棟兩層木質結構,共32間,可容納二百多名傷病員的病房,名為“紅光醫院”。這是中國紅軍的第一所正規醫院。院長曹榮。當時醫院的醫療設備很差,經常缺少藥,醫院的醫務人員自力更生,自製醫療器械,自己上山採挖中草藥,同時,利用從敵人手裡繳獲來的藥品,採取中西法治療。1929年1月醫院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毀,當時一百三十多名傷病員被槍殺於附近稻田中。1957年按原貌重建。木柱板牆,杉皮屋頂,雙層樓房,2廳32間,建築面積920平方米。1979年建烈士墓和紀念碑。

歷史背景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在原寧岡縣茅坪村設立了一所簡易的後方醫院。1928年5月,毛澤東、朱德兩支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後,在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建立了取名叫"紅軍醫院"的後方醫院。醫院分四個管理組:第一、二組設在大井村,第三組設在中井村,第四組設在小井村,院部設在中井村。曹釒榮任院長,肖光球任黨代表。年底,曾志任黨總支部書記。為了改善紅軍傷病員的醫療條件,同年10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決定:"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紅軍官兵們紛紛將平時發的一伙食尾子捐獻出來,軍民們自己動手,就地取材,投入到紅軍醫院的建設中。曾志同志那時已懷孕七個月了,還挺著大肚子,和大家一起上山砍木頭、背木頭。1928年冬,在小井建成了這所杉木皮蓋的屋面、全木質結構、上下兩層共32間的紅軍醫院住院部,取名"紅光醫院"。
由於敵軍對井岡山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造成醫院的醫療條件極差,醫務人員和傷員們一起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因陋就簡,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治好一批批傷病員重返前線。西藥奇缺,醫務人員就上山採掘金銀花、魚腥草、散血丹等草藥煎熬給傷病員服用;缺少醫療器具,醫務人員就用木頭、竹子等製作成鑷子、消毒盆、探針等器具;沒有藥棉,就將土布洗乾淨作藥棉,一條紗布繃帶用了洗、洗了又用,有時用上幾十遍直至不能再用為止;沒有手術刀,醫生們就用鹽水泡過的剃頭刀、梭標甚至切菜刀當手術刀使用,用小鋸齒的木鋸子當作骨鋸來給傷員們做手術。在最困難的時候,一點消炎的藥水都沒有了,就用食鹽水,甚至用石灰水給傷員消炎。紅軍師長張子清在一次戰鬥中,負了重傷,住在小井醫院期間,醫務人員每天發給他一小包食鹽洗傷口,可張師長每天只是用茶水洗一洗傷口,而把那一包包鹽都藏在鋪底下。當1928年底,根據地食鹽已完全斷絕,傷員們已沒有一點食鹽用的時候,他把所藏的那一包包食鹽都捐給那些急需食鹽洗傷口的重傷員使用,而他自己的傷口因沒有很好消炎而感染潰爛,最後在井岡山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張師長獻鹽的動人事跡,至今還在井岡山人民中傳頌。
1928年10月以後,紅軍對敵作戰十分頻繁,紅軍的傷病員有時有五、六百人,最多的時候竟達八百人。醫院住不下了,很多傷兵被安置在當地的民眾家中醫治。傷病員的生活極為艱苦,每人每天只有一角錢的油鹽柴菜錢,天天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儘管如此,他們在治療期間依然堅持開會學習,關心前方的戰鬥形勢,一些輕傷員每天堅持為紅軍哨口削制竹釘,他們在醫院裡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用竹子自製笛子、胡琴等,自編自演文藝節目,體現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朱德等同志也十分關心傷病員們的生活,經常帶著繳獲來的戰利品來看望他們,表示對傷病員們的親切關懷和慰問。
距小井紅軍醫院僅百米遠的一片稻田,是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1929年1月下旬,湘贛兩省敵軍調集十八個團的兵力,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了保衛井岡山的大後方和紅軍總部,紅五軍和紅四軍三十二團指戰員,在彭德懷、滕代遠的指揮下,在五大哨口上與敵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軍民們在冰雪中,頑強阻擊敵軍七天七夜,使敵人沒能前進一步。1月29日,敵軍在原寧岡縣斜源村用二百塊大洋收買了一個壞分子名叫陳開恩的,乘黃洋界哨口上大霧瀰漫,擋住紅軍戰士視線的機會,陳開恩帶著敵人從黃洋界右側的一條小山溝里,竄入小井村。住在紅軍醫院和民眾家中的130多名紅軍重傷病員因來不及轉移,全部落入敵人手中。
兇惡的敵人立即對紅軍重傷病員進行嚴刑拷打,威逼他們說出紅軍總指揮部的位置和紅軍主力的去向,這些英勇的傷病員們,面對敵人的拷打和槍口,沒有一個人向敵人屈服,始終忠貞不屈,視死如歸。惱怒的敵人,就把這些傷病員們連推帶拖地押到小河邊的這塊乾稻田裡,四面架起了機槍,敵人兩次對傷病員拳打腳踢,要他們說出紅軍主力的去向,就在這生與死的關鍵時刻,一個個傷病員卻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革命成功萬歲!"英雄們氣壯山河,口號聲在群峰峻岭中迴蕩!
敵人無計可施,最後命機槍手向這些紅軍重傷病員開火,就這樣,這130多名紅軍傷病員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為了革命的最終勝利,他們在這塊稻田中全部壯烈犧牲!
英雄們倒下後,隱蔽在深山密林里的井岡山民眾,當天晚上,冒著生命危險,將烈士們的遺體分三堆掩埋在這塊稻田中,這130多名壯志凌雲、威武不屈的英雄們,究竟叫什麼名字?史料上沒有任何記載,紅軍醫院存放的各種材料也早已被敵軍燒成灰燼。
解放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根據當年參加過井岡山鬥爭的老紅軍戰士們的一些斷斷續續的回憶才得知其中有吳鴻祿、李玉發、朱娥龍和鄧穎發等18位有名有姓的烈士,而那絕大部分的烈士們,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他們沒能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永遠地長眠在這塊用鮮血染紅的紅土地上,他們也成了我們後人永遠懷念的無名英雄。
1951年,井岡山人民將這三堆紅軍烈士的部分遺骨從小井遷到茨坪重新墓葬,並同時建造一座雄偉的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以示紀念。1970年,井岡山人民又在小井紅軍傷員殉難處的原墓地再建一座烈士墓和烈士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