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葉欖李

對葉欖李

對葉欖李(Laguncularia racemosa (L.) C. F. Gaertn.)是使君子科對葉欖李屬植物,喬木,高8-10米,樹幹圓柱形,有指狀呼吸根;莖幹灰綠色;單葉對生,全緣,厚革質,長橢圓形,先端鈍或有凹陷,長6-12厘米,寬1.5-5.5厘米。雌雄同株或異株,總狀花序腋生,每花序有小花18-53朵;隱胎生果卵形或倒卵形。花期為2-9月,其中盛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7-9月僅偶有少量花。果實成熟期為7-11月,其中大熟期為8-9月中旬,10-11月有少量果實成熟。

天然分布於美洲東岸和非洲西部的沿海灘涂,1999年從墨西哥拉巴斯市引入中國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並成功培育大量苗木引入廣東、福建等地。喜熱帶海潮灘涂環境,不耐寒冷,氣溫低於-4℃時,會出現寒害而死亡。

對葉欖李是紅樹林造林先鋒樹種和速生樹種,對中國東南沿海裸灘造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能適應較高的海水鹽度,對低鹽度和缺氧狀態的適應能力強,抗逆性較好,可用於沿海生態景觀林帶種植。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葉欖李
  • 拉丁學名:Laguncularia racemosa (L.) C. F. Gaertn. 
  • 別名:拉關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桃金孃目
  • 使君子科
  • :對葉欖李屬
  • 命名者及年代:(L.) C.F.Gaertn.,1807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8-10米,樹幹圓柱形,有指狀呼吸根;莖幹灰綠色;單葉對生,全緣,厚革質,長橢圓形,先端鈍或有凹陷,長6-12厘米,寬1.5-5.5厘米,葉柄正面紅色,背面綠色。
雌雄同株或異株,總狀花序腋生,每花序有小花18-53朵;隱胎生果卵形或倒卵形,長2-2.5厘米,果皮多有隆起的脊棱,小果灰綠色,成熟時黃色。花期為2-9月,其中盛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7-9月僅偶有少量花。果實成熟期為7-11月,其中大熟期為8-9月中旬,10-11月有少量果實成熟。

產地生境

天然分布於美洲東岸和非洲西部的沿海灘涂,1999年從墨西哥拉巴斯市引入中國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並成功培育大量苗木引入廣東、福建等地。喜熱帶海潮灘涂環境,不耐寒冷,氣溫低於-4℃時,會出現寒害而死亡。
對葉欖李
對葉欖李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對葉欖李具有典型的隱胎生繁殖方式,種子在離開母體前就發芽,但不突破果皮,成熟後果皮由灰綠色變黃色,並且自然掉落於灘涂上發芽生長。種子千粒重427-47克,發芽率為90.6-96.2%。
播種方法:隱胎生果實幹藏濕藏均不適宜,因此對採集回的種子進行催芽後,當胚根伸長1-2厘米時直接插播於營養袋中。也可在苗床上播種育苗,當苗高5-10厘米後移植於營養袋。幼苗從苗床移植到營養袋後3-4個月開始有少量的根穿出營養袋。6個月生苗有大量根已穿營養袋。

栽培技術

栽植:當苗高120-180厘米時,栽種於在土壤肥力中等、海水鹽度較低(通常0.8-2%,雨季時0.5%)的潮灘鹽土上,10年生高達6-10米,平均樹高8.9米,平均地徑19厘米,平均胸徑9.5 厘米,光照充足的母樹結果量大。林下有大量自然生長的對葉欖李小苗。
撫育:對潮帶的適應能力較強,可種植在潮水極少浸淹的高潮帶,向海方向可生長於秋茄、桐花樹分布的中低潮帶。其土壤質地由沙土到黏土均能正常生長,在淤泥深厚、鬆軟肥沃的中高潮灘長勢最好。及時清理樹苗周圍的垃圾雜物,扶正樹苗。

病蟲防治

育苗期間主要蟲害為螃蟹鉗斷15厘米以內的幼苗莖幹。在中國海南東賽港保護區引種園尚未發現有蟲危害對葉欖李大樹,但在海口萬綠園海邊2010年5月曾發生較為嚴重的旋古毒蛾幼蟲危害樹葉。蟲害發生時,樹上老葉、嫩葉均被吃光,可噴一般殺蟲劑,殺蟲後7天可長出新的葉芽。

主要價值

對葉欖李是紅樹林造林先鋒樹種和速生樹種,對中國東南沿海裸灘造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能適應較高的海水鹽度,對低鹽度和缺氧狀態的適應能力強,抗逆性較好,可用於沿海生態景觀林帶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