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立面的一致

對立面的一致,也稱為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立面的一致
  • 外文名:coincidentia oppositorum
  • 同義詞:對立統一
對立面的一致(拉 coincidentia oppositorum)德意志庫薩的尼古拉和義大利布魯諾用語。指對立面同一的矛盾原理。古希臘哲學中已經出現了對立面統一思想的最初萌芽。阿那克西曼德提出從無限者中分離對立物;阿那克西米尼提出凝聚與稀散;畢達哥拉斯提出10對對立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提出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一切都由對立而產生的矛盾普遍性思想。柏拉圖闡明思想領域中對立雙方是互相聯繫、互相結合的,說明了大與小、同與異、存在與不存在、運動與靜的結合與轉化,其通種論中探討普遍概念(種)的相通與結合。亞里士多德也探討了有和非有、一和多、種和屬、整體與部分、個別與一般、質料與形式、潛能與現實等範疇的聯繫、依存和轉化。尼古拉(庫薩的)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對立面同一的矛盾原理。認為人的認識過程可分為感性、理智、思辨理性和直覺四個階段,感性與理智是片面性的觀點,思辨理性發現對立面可以調和,而在直覺中則對立面合而為一,達到了一致。他以這種理論論證極大與極小合而為一的泛神論思想,並從數學上對這種理論作出論證:直線與曲線是一致的,三角形與直線是一致的。三角形與圓也是一致的。他還以對立面一致思想論證肯定與否定是一致的,並推論出神秘主義神學中的否定神學是正確的。否定神學強調對神的屬性的肯定。不如對神的屬性的否定,才會對經院哲學的神的屬性論證表示懷疑。布魯諾認為一個對立面是另一個對立面的基礎,兩者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統一體。認為點與面、中心與圓周、有限與無限、極大與極小都是一致的。以庫薩的尼古拉與布魯諾為代表的對立面一致的思想經康德發展為二律背反,又經費希特、謝林的繼續發展,到黑格爾提出了唯心主義辯證法體系。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對立面同一的理論,經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改造而成為唯物辯證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