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經濟發展模式

“對稱經濟發展模式”概念,由我國著名學者陳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第一個中國人創立的經濟學體系《對稱經濟學叢書》中提出並加以系統的闡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稱經濟發展模式
  • 外文名:Symmetr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 性質:概念
  • 提出者陳世清
  • 出處:《對稱經濟學叢書
簡介,意義,

簡介

對稱經濟發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國經濟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模式。

意義

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就是由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向、途徑、過程、制度、體制、機制等要素組成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的穩定的對稱結構,是中國經濟實踐系統中最有操作性的環節,在中國經濟學的範式、方法、模型的指導下自覺形成,是對中國模式、中國經濟模式、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科學表述。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左搖右擺自發形成的“漸進式”改革路線軌跡本身不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只能是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提供正反面的經驗借鑑。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就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教訓進行系統總結的成果。主體性與客體性的統一,是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的本質;自覺性、規範性、系統性、穩定性、對稱性、可操作性,是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的本質特徵。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就是對稱發展模式,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是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的縮影。
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中國經濟學系統功能發揮的典範。根據中國經濟學,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所取得的成功,既不是某個領袖人物的扭轉乾坤,也不是移植西方市場經濟、股份制經濟理論的主流經濟學家“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成就,更不是所謂“腐敗是社會發展的潤滑劑”的證明,而是知識經濟、創業經濟、全球化經濟背景下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在這個自然歷史過程中,主體因素(領袖人物、政策、理論指導、人民民眾的主體性)與客體因素(經濟成長方式的轉移)是對稱的。中國經濟對稱發展模式概念的提出,使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了可供自覺遵循的清晰的路徑、方向和目標,從而結束了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