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分析假說

對比分析假說(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由美國語言學家羅伯特拉多博士(Dr. Robert Lado)於1957年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比分析假說
  • 外文名: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 提出者:羅伯特拉多
  • 提出時間:1957年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語言進行靜態分析
理論基礎,理論內容,地位,評價,

理論基礎

語言學基礎是結構主義語言學(structural linguistics),對語言進行靜態分析;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uristic psychology)的遷移理論(transfer)。提出者羅伯特拉多博士,1915年5月31日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是現代現代美國語言學家。
羅伯特拉多博士羅伯特拉多博士

理論內容

拉多認為,第二語言的獲得也是通過刺激、反應、強化而形成習慣。但與第一語言習得不同的是:第二語言和第一語言不同時,學習者會藉助第一語言的一些規則,這會產生負遷移作用,也叫做干擾。而且他認為兩種語言最不同的地方,學生最難掌握,相同的、類似的地方則比較容易掌握。
因此他主張對第一語言和目的語進行語音、語法等方面的共時的對比,從而確定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預測學生有可能出現的錯誤。

地位

對比分析假說在60年代曾占支配地位,美歐許多國家都成立了語言對比研究中心。後來認知心理學和轉換生成理論出現,對比分析法開始衰落。

評價

肯定方面:對比分析可以為語言教學提供必要的信息,預測教學中可能產生的困難,有利於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更有效地制訂教學大綱,設計課程,編寫教材,改進課堂教學。
批評方面:對比分析不研究學生,拋開學習的主體,不通過分析學生對第二語言的實際使用來分析學習中的難點,而是單純從兩種語言本身進行對比。因而預測就不一定準確,真正的難點不一定能抓到。事實上很多預測的錯誤學生並沒有出現。
把語言看成封閉的結構系統,採用靜態的形式分析,不分析語言的功能和意義。簡單地將“不同”等同於“困難”。語言教學的實際表明,並非不同點即是難點。有時兩種語言的相近之處反而是學生最大的難點,另外學習中的困難也不完全是來自第一語言的干擾。
總之,對比分析假說過於簡單地看待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和遷移的作用。彌補這一缺陷的辦法並不是拋棄這個假說,而在於詳細研究學習者的語言,提供遷移確實存在的證據。因為學習者的困難和錯誤確實與第一語言第二語言的差異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