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Method(簡稱 AISM)是在經典的解釋結構模型(ISM)基礎上,融入生成對抗網路(GAN)中的博弈對抗(Adversarial)思想,最新提出的一種模型方法。一言以蔽之AISM就是在不損失系統功能的前提下,通過相反的層級抽取規則,得出一對最簡的層次化的拓撲圖。

並且根據成對的層級拓撲圖進行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 外文名: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Method
    AISM
  • 適用領域:系統科學,系統工程
  • 所屬學科人工智慧、數學,管理
簡介,成對拓撲層級圖的性質,兩類運用的計算過程,算例,

簡介

AISM是2020年新提出的一種方法,它源自於博弈解釋結構模型,其核心是在ISM結果優先的層級抽取規則的基礎上,加入與之對立的原因優先的層級抽取規則,從而建立一組對抗的層級拓撲圖。這種成對的拓撲層級圖的方式來解釋要素優劣(因果)排序的方法稱之為對抗解釋結構模型(AISM)。
相較於文字、表格、數學符號等方式,AISM在結果呈現上非常直觀且清晰,它把要素(評價對象、方案、樣本)看成一個結點,將存在因果(優劣、可達)關係的結點用有向線段標識,AISM最終以有向拓撲層級圖的方式呈現結點間的因果(優劣、可達)關係,進而很容易得出評價對象的優劣。習慣上把越優的結點放置於上面的層級,越劣的結點放置在越下的層級,最終按照層級的高低給出各個結點的排序,最上層的結點為最優集,最下層的為最劣集。層級從下至上形成由劣到優的排序系列。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通過結果(優要素)優先與原因(劣要素)優先層級抽取的方式,得到的有向拓撲層級圖可能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恰好是觀察研究的重點。
同一般的解釋結構模型(ISM)對結果的解釋不同點在於,AISM更關注的是處於不同層級的要素。基於這些要素有如下定義。
在有向拓撲層級圖中,若某個要素處於不同的拓撲層級,則稱這個要素為活動要素(Activity elements)
具有活動要素的系統稱之為可拓變系統(Extension variable system),也叫活動系統拓撲活動系統
不含活動要素的系統稱之為剛性系統(Rigid system),也叫拓撲剛性系統(Topological rigid system)
在剛性系統中存在著一類完全剛性系統(Completely rigid system)
完全剛性系統具有如下三個特性。
其一,關係矩陣中的要素從小到大排序後形成上三角矩陣的滿陣形式,即對角線右上方全為1,對角線左下方全為0;同理,關係矩陣中的要素從大到小排列後,則形成下三角矩陣的滿陣形式。
其二,兩種有向拓撲層級圖的結果是一致的,展現為直鏈型。
其三,任意兩個評價對象(樣本要素方案)之間都有確定的比較關係(優劣好壞可達大小)。

成對拓撲層級圖的性質

第一、拓撲序方向一致
  • 有向線段的屬性具有一致性。如有向線段的指向代表從差到好,代表從劣到優,代表從原因到結果。儘量不要出現某些有向線段的意思是從差到好,而另外的有向線段代表的是從原因到到結果。
  • 習慣上發出有向線段的要素為劣要素,或者原因要素;接受有向線段的要素為優要素,結果要素。即從下到上是從劣到優;從原因到結果。
第二、層級數相同且最少
  • 一組對抗的拓撲層級圖中,兩者的層級數目是一致的。
  • 相較於拓撲排序得到的層級圖,AISM得到的拓撲層級圖的數目是最少的。它屬於緊湊結構,或者稱之為
第三、線段最少即以一般性骨架矩陣代替
一般性骨架矩陣詳情請參見解釋結構模型的核心運算。
第四、迴路以最簡菊花鏈形式表達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圖1 迴路畫法示意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圖2 迴路菊花鏈畫法與套環畫法
菊花鏈畫法即以任意一條迴路代表強連通子集的畫法。

兩類運用的計算過程

1第一類、優劣、好壞比較排序類運用
計算過程為:
D:決策矩陣,評價矩陣,即有n行,m列的矩陣。n代表要素(評價對象,方案,樣本,樣品)m代表屬性(維度,評價準則,決策項,指標……)
A:關係矩陣,為n×n的布爾方陣。
其中
為最核心的一步
對於D中的每一列都具有嚴格的可比性。
對於含有m列的評價矩陣D,其中的任意一列即指標維度,具有同屬性,可比較的前提。維度的這種優劣的比較至少有著兩種屬性。
數值越大越優,數值越小越差,稱之為正向指標。記作p1、p2……pm。 數值越小越好,數值越大越差,稱之為負向指標。記作q1、q2……qm。
對於決策矩陣D中的任意兩行x,y
負向指標有
且同時有
正向指標有
符合上述規則,要素x與要素y的偏序關係記作:
的意義為y要素優於(好於)x要素
上述規則成為偏序規則。對於決策矩陣通過偏序規則可以得到關係矩陣 A
由決策矩陣到關係矩陣算例見算例部分。
第二類、因果、可達邏輯排序類運用
其中:
A:關係矩陣,為布爾方陣。
I:單位矩陣,即主對角線全部為1的矩陣。
B:相乘矩陣,即主對角線填充1以後的布爾矩陣
R:可達矩陣,即B一直乘下去,不再變化後得到的矩陣稱之為可達矩陣
對於布爾方陣,有可達集合 R,先行集合 Q,共同集合 T,其中T = R ∩ Q。
以關係矩陣 A 為例,對於其要素
的可達集合記作R(
),即要素對應行值為 1 的所有要素。
的先行集合記作Q(
),即要素對應列值為 1 的所有要素。
的共同集合記作T(
),即R(
i) ∩ Q(
)。
(1)UP型層級拓撲圖
UP 型層級圖,即結果優先的層級劃分,其抽取規則為:T(
) = R(
)。
只要可達集與共同集相同,就抽取出相關要素。每次抽取出來的要素放置在上方,依次按照由上往下的順序放置抽取出的要素。
(2)DOWN型層級拓撲圖
DOWN 型層級圖,即原因優先的層級劃分,其抽取規則為:T(
) = Q(
)。
每次抽取出來的要素放置在下方,依次按照由下往上的順序放置抽取出的要素。
UP 型和 DOWN 型屬於一組對立型的畫法,關係矩陣中的要素即為評價對象,評價對象之間的優劣(好壞,高低)通過有向線段表示,越優的評價對象置於最上層,因此最上層的評價對象即為帕累托最優,或者為最終結果。

算例

簡單偏序規則算例:
對於只有1列的決策矩陣,且該列為正向指標
以第三行第一列為例:其中A3到A1由於A1優於A3所以其值為真即為1
對於只有1列的決策矩陣,且該列為負向指標
優劣類的算例。
實際運用算例:
樣本均值屬於越小越好,為負向指標
標準誤差屬於越小越好,為負向指標。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圖3 決策矩陣
關係矩陣為: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圖4 關係矩陣A亦為可達矩陣
以A4到A1為例即A1優於A4
最終的對抗層級拓撲圖5如下
對抗解釋結構模型
圖5 一組對抗的有向拓撲層級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