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簡介
版 次:1
頁 數:180
裝 幀:平裝
編輯推薦
《對外開放的歷史啟示和中國道路》基於此回顧了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總結了對外開放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和歷史啟示,分析歸納了對外開放的中國經驗,從哲學角度進行了深度思考,認清了現實挑戰和國際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建議和中國道路選擇,並最後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未來走向進行了展望。
內容簡介
對外開放關乎國運興衰。作為一個國家系統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外開放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復興的應有之意和必然選擇。中國自古就有對外往來,唐宋元盛極一時。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又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外開放道路的選擇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們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外開放的歷史啟示和中國道路》基於此回顧了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總結了對外開放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和歷史啟示,分析歸納了對外開放的中國經驗,從哲學角度進行了深度思考,認清了現實挑戰和國際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建議和中國道路選擇,並最後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未來走向進行了展望。本書從“歷史啟示”和“中國道路”兩大起源點和落腳點出發,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中國對外開放縱橫時空的宏美畫卷
作者簡介
孟志軍,男,1968年10月生,漢族,河北晉州人,中共黨員。1991年大學畢業留校工作,曾任中央財經大學講師、校團委書記、分部主任等職。2001年10月調任北京市崇文區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後任崇文門外街道黨工委書記兼人大街工委主任,籌建崇文區城市管理監督中心,並任第一任黨組書記、主任,主持的課題榮獲國家銀獎。2007年底任崇文區商務局局長、商務委主任,並負責籌建前門大街管委會。現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東城區支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東城區商會會長,區政協委員。
目錄
緒 論
一、選題的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文獻綜述與研究動態
三、研究架構
四、研究方法
五、創新點
第一章 我國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及主要特點
一、先秦對外開放的自發探索:民間性、不經常性
二、漢代對外開放的萌芽發展:官方性、經常性、陸道為主
三、隋唐對外開放的推廣興盛:先陸後海,市舶制產生
四、宋代對外開放的長足進步:海上貿易高度發達
五、元朝對外開放的陸海四達:世界最大的對外貿易國家
六、明代對外開放的由盛而衰:實施民間海禁,推行朝貢貿易
七、清初至鴉片戰爭前對外開放的停滯多變:閉關鎖國循環往復,對外開放陷入被動
第二節 中國近現代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及主要特點
前言
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科學技術革命的突飛猛進,當今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分工日趨明顯,國際一體化趨勢勢不可擋。世界各國之間互相開放,在一條世界範圍的大“供需鏈”上,同呼吸,共命運,人類社會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互聯”時代。當今世界的開放性特徵成為人類進步的最鮮明特徵,世界各國之間往來更加密切,互動更為緊密。許多產品的生產、加工、組裝、分配、銷售環節分別設立在不同國家,成為國際分工合作的產物;許多公司紛紛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成為吸引外資的重點,品牌國際認知度成為衡量產品價值的重要標準,提升國際化水平正在成為世界共識;國家或地區的難題牽一髮而動全身,迅速升級為世界難題。美國次債危機、歐洲經濟下滑、日本核泄漏等問題,已不再是單純的經濟、政治問題;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參與世界分配,儼然是世界經濟大循環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對外開放成為順應世界潮流的必然之舉。
同時,中國若要在當今世界謀求發展,對外開放也是不二選擇。歷史經驗和教訓反覆證明,對外開放關乎國運興衰。國際視野,世界胸懷是一個奮進民族應有的氣度。縱觀歷史長河,著眼戰略高度,把對外開放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並且長期堅持,是我們面臨的一道“必選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也要求我們把這道“必選題”做好。建國初期,我國資金短缺、技術落後、人才缺失、管理經驗不足,這決定了我國參與國際化分工的迫切性。當前,我國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深入調結構、保增長、保穩定,更需要我們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提高開放質量,提升開放層級。同時,在對外開放布局上,要深化區域結構改革,實現沿海和內地百花齊放的格局。